甘恩,W.D.-1930《华尔街选股指南》

文章目录

《华尔街选股指南》

(威廉・D・甘恩著 ——1930 年版)

副标题:股市回顾与图表、规则及选股方法

扉页(版权页)

  • 书名:WALL STREET STOCK SELECTOR

    (华尔街选股指南)

  • 副标题:A REVIEW OF THE STOCK MARKET WITH CHARTS, RULE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STOCKS

    (股市回顾与图表、规则及选股方法)

  • 作者:BY WILLIAM D. GANN

    (威廉・D・甘恩 著)

  • 出版社:FINANCIAL GUARDIAN PUBLISHING CO.

    (金融守护者出版公司)

  • 地址:91 WALL STREET, NEW YORK

    (纽约华尔街 91 号)

  • 版权信息:Copyright, 1930 BY WILLIAM D. GANN. All Rights Reserved including that of translation into foreign languages.

    (1930 年威廉・D・甘恩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包括翻译成外文的权利。)

前言(FOREWORD)

每个进入华尔街的交易者,目标都是赚钱,但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交易者都会亏损。亏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机选出该买或该卖的股票。我希望提供一套可验证、实用的规则,帮助交易者学习如何以最小风险选出合适的股票进行交易。
本书的核心目的,是更新《股市行情真相》(TRUTH OF THE STOCK TAPE)的内容,并分享我额外七年的实战经验 —— 这些经验对我本人极具价值,若读者能从中获益,对他们而言也将同样宝贵。
人生中,我们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或希望,才能获得幸福。金钱无法带来全部幸福,也无法总能用金钱帮助他人。我所知道的帮助他人的最佳方式,是教他们如何自助。因此,将知识与理解恰当传递给他人,是我们能为他人做的最大善事,同时也是为自己行善。无数人写信告诉我,《股市行情真相》帮到了他们。我相信,《华尔街选股指南》会比其他任何书籍都能带给你更多知识,通过赚钱为你带来更多幸福。若真能如此,我的付出便有了圆满的回报。

威廉・D・甘恩

纽约,纽约州,1930 年 4 月 24 日

目录(CONTENTS)

章节(CHAPTER) 标题 页码(PAGE)
I NEW ERA IN STOCKS, OR CHANGED CYCLES(股市新时代,或周期变革) 1
II TWENTY-FOUR NEVER-FAILING RULES(二十四条不败规则) 18
III WALL STREET EDUCATION(华尔街认知) 29
IV TIME CHARTS AND TREND CHANGES(时间图表与趋势变化) 41
V SUCCESSFUL STOCK SELECTING METHODS(成功的选股方法) 60
VI HOW INVESTORS SHOULD TRADE(投资者应如何交易) 109
VII HOW TO SELECT THE EARLY AND LATE LEADERS(如何选出早期与后期领涨股) 129
VIII STOCKS OF THE FUTURE(未来的股票) 191
IX FUTURE FACTS AND DEVELOPMENTS(未来事实与发展) 198
附录(APPENDIX) APPENDIX 1 xvi
图表(CHARTS) 标题 页码(PAGE)
1 W.D. Gann Railroad Averages: 1856–1896(甘恩铁路平均指数:1856-1896 年)
2 U.S. Cast Iron Pipe, now U.S. Pipe & Foundry: Yearly High and Low: 1902–1930; Monthly, Weekly and Daily(美国铸铁管公司,现美国管道与铸造公司:年度高低点:1902-1930 年;含月度、周度、日度数据) 46
3 U.S. Steel Swings: 1901–1930(美国钢铁波动:1901-1930 年) 56
4 Houston Oil Swings: 1920–1930;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Volume of Sales: 1875–1930(休斯顿石油波动:1920-1930 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交量:1875-1930 年) 75
5 Foundation Monthly and Yearly High and Low: 1923–1930; Westinghouse Electric Monthly High and Low: 1925–1927(Foundation 公司月度与年度高低点:1923-1930 年;西屋电气月度高低点:1925-1927 年) 82
6 Jewel Tea Monthly High and Low: 1920–1930; Southern Railway Yearly High and Low: 1901–1929(Jewel Tea 公司月度高低点:1920-1930 年;南方铁路年度高低点:1901-1929 年) 86
7 International Nickel Yearly High and Low: 1915–1930; Westinghouse Electric Yearly High and Low: 1911–1930; Jewel Tea Yearly High and Low: 1916–1930; Advance Rumely Yearly High and Low: 1912–1930; Erie Yearly High and Low: 1894–1930(国际镍业年度高低点:1915-1930 年;西屋电气年度高低点:1911-1930 年;Jewel Tea 公司年度高低点:1916-1930 年;Advance Rumely 公司年度高低点:1912-1930 年;伊利铁路年度高低点:1894-1930 年) 97
8 Crucible Steel Yearly High and Low: 1901–1930; Kelvinator Monthly High and Low: 1926–1930(克鲁斯堡钢铁年度高低点:1901-1930 年;Kelvinator 公司月度高低点:1926-1930 年) 99
9 Dow-Jones’ 30 Industrials, 40 Bonds, and Call Money(道琼斯 30 种工业股、40 种债券及活期贷款利率) 106
10 New York Central, Atchison, and Am. Tel & Tel. Swings(纽约中央铁路、艾奇逊铁路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波动) 113
11 Radio Corporation Yearly High and Low: 1919–1930; Peoples Gas Yearly High and Low: 1895–1930(美国无线电公司年度高低点:1919-1930 年;人民燃气公司年度高低点:1895-1930 年) 118
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g. Weekly High and Low: 1929–1930(西屋电气周度高低点:1929-1930 年) 144
13 Sears Roebuck Yearly High and Low: 1906–1930(西尔斯罗巴克年度高低点:1906-1930 年) 149
14 Vanadium Yearly High and Low: 1919–1930; and Monthly High and Low: 1924–1927(钒钢公司年度高低点:1919-1930 年;月度高低点:1924-1927 年) 153
15 U.S. Steel Yearly High and Low: 1901–1930; General Motors Yearly High and Low: 1911–1930; Packard Monthly High and Low: 1923–1927; New York Air Brake Yearly High and Low: 1897–1930(美国钢铁年度高低点:1901-1930 年;通用汽车年度高低点:1911-1930 年;帕卡德汽车月度高低点:1923-1927 年;纽约空气制动公司年度高低点:1897-1930 年) 169
16 Punta Alegre Sugar Monthly High and Low: 1919–1930(蓬塔阿莱格雷糖业月度高低点:1919-1930 年) 186
17 South Porto Rico Sugar: Yearly High and Low: 1909–1930; Monthly High and Low: 1921–1930(南波多黎各糖业:年度高低点:1909-1930 年;月度高低点:1921-1930 年) 188
18 Wright Aeroplane Monthly and Yearly High and Low: 1921–1929(莱特飞机月度与年度高低点:1921-1929 年) 193
19 United Aircraft Monthly and Weekly High and Low: 1929–1930(联合飞机月度与周度高低点:1929-1930 年) 194

第一章 股市新时代,或周期变革(CHAPTER I NEW ERA IN STOCKS, OR CHANGED CYCLES)

1927 年、1928 年及 1929 年上半年,市场上充斥着 “股市新时代” 的论调,人们大肆宣扬美联储在防范恐慌中的重大作用。许多经济学家、银行家、大型金融从业者及企业家都声称:像 1907 年及更早时期因资金状况引发的恐慌,已成为历史。他们畅谈金融领域与股市的 “黄金时代”,却似乎忘了 1920-1921 年的市场情况 ——1919 年牛市后,1920-1921 年的下跌正是由 “冻结贷款” 与资金紧张导致。彼时美联储已存在,但仍未能阻止自由债券跌至 85 美元左右,也未能阻止股市平均指数跌至 1914 年一战爆发前的最低水平。

我引用 1927 年 11 月 28 日某主流报纸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告别商业周期》:

“‘商业周期’这一噩梦已不再那么令人恐惧。科学管理似乎已攻克了它。多年前,人们常谈论繁荣与萧条的周期性循环,那些所谓的‘商业预言家’(大多是自封的)总爱大谈‘商业周期’,让工业与金融领域陷入极大恐慌。他们宣称,商业活动如同海浪,浪越高,波谷就越深;商业亦是如此。长期以来,他们让整个国家陷入恐慌,自己却靠这套‘巫术’赚得盆满钵满。

但如今,这一魔咒已被打破,他们预言的阴霾已消散。各行业的商人都摆脱了这种恐惧。他们意识到,‘商业周期’不过是个稻草人 —— 只要商业保持平稳,就无需担心它的存在。过去多年,商业始终高度繁荣,从未出现‘周期’动荡,未来也不会有威胁。商业曾经历过更大的繁荣,但从未像现在这样根基稳固 —— 因为商人们已掌握了经营的真谛。”

不难看出,这位作者信心十足,文末甚至称 “商业曾经历过更大的繁荣,但从未像现在这样根基稳固 —— 因为商人们已掌握了经营的真谛”。我毫不怀疑他的真诚与尽责,但他要么信息闭塞,要么能力不足 —— 他并未深入研究历史,不懂股市与商业的历史总会重演。
1929 年秋末,史上最严重的股市恐慌爆发,随后商业陷入低迷 —— 这恰恰证明了周期重演的规律。所谓的 “新时代”,不过是战争结束多年后,旧周期或旧状况的重演。

交易者如何被周期误导(HOW TRADERS WERE FOOLED ON CYCLES)

在 1921-1929 年的牛市中,许多华尔街老手与新手一样犯了严重错误。

不少人仅研究 1901-1921 年的股市记录(有些人甚至连这段记录都未完整回顾),却轻信他人言论,认为牛市持续时间绝不会超过两年 —— 这一错误认知让他们损失惨重。1921-1923 年股市上涨、1924 年下跌,随后柯立芝当选总统后股市再度上涨、1925 年持续走高时,交易者依据 “旧规则” 认为牛市已结束,纷纷做空,最终巨亏。在牛市期间,他们多次与市场对抗,总认为股市每次创新高就是最终顶部。然而部分股票的上涨一直持续到 1929 年。更严重的是,许多老手在 1929 年牛市末期反而变得看涨,买入股票,最终在随后的恐慌中亏得血本无归。

如今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已超 1500 只,是 1924 年的两倍。新板块涌现,新领涨股崛起,新百万富翁在新环境下诞生,旧百万富翁则衰落。那些未能适应变化、固守旧规则的老牌股市领军人,纷纷破产。据悉,利弗莫尔(Livermore)在 1924-1925 年测算股票平均波动后,认为股价过高(依据他此前的规则),于是做空市场,损失巨额财富后退出;1927 年他再次入市,仍未能准确判断卖出时机,再度退出;1929 年他重新入场,最终在恐慌中赚得盆满钵满。

1814-1929 年的恐慌(PANICS FROM 1814 TO 1929)

在深入分析这场最严重的华尔街恐慌原因前,有必要回顾美国及华尔街长期以来的其他恐慌,以及它们的成因。

恐慌的成因多样,但核心且最重要的原因是高利率 —— 这源于信贷过度扩张与投机过度。其他原因还包括:证券(股票与债券)未充分消化、大宗商品与外汇价格低迷、商业与股市过度交易、银行倒闭、进出口失衡、白银、铜、铁等基础商品价格波动等。若繁荣持续过久、股价多年持续上涨,公众会变得过度自信,市场与商业活动会陷入赌博式状态。所有人都乐观且狂热,持续买入,直到市场过度饱和,股价远超商业状况或企业盈利所能支撑的水平。此时资金会变得稀缺,银行在股市大幅上涨后堆积了大量股票质押贷款,清算便不可避免。

  • 1814 年恐慌:出口疲软与贷款过度扩张。
  • 1818 年恐慌:资金状况恶化,银行信贷过度扩张。
  • 1825-1826 年恐慌:高利率、英国高贴现率、大宗商品(尤其棉花)价格下跌。
  • 1837-1839 年恐慌:投机过度与资金紧张,银行被迫暂停兑现黄金白银。1839 年银行倒闭数量创历史新高。
  • 1848 年恐慌:银行数量增加、纸币流通量过大、大宗商品(尤其小麦、玉米、棉花)价格低迷 —— 彼时美国经济高度依赖这些商品。
  • 1857 年恐慌:截至当时最严重的恐慌,源于纸币流通量过大 —— 每 1 美元金银储备对应约 8 美元纸币流通,大量银行倒闭并暂停兑现。
  • 1861 年恐慌:南北战争爆发。
  • 1864 年恐慌:战争、商业低迷与资金紧张,股市此前大幅上涨导致大量资金被贷款占用。
  • 1869 年恐慌:主要是华尔街恐慌,“黑色星期五”(9 月 24 日)爆发。源于内战后的长期投机潮,股价涨至极高水平,利率创 1857-1860 年以来新高。
  • 1873 年恐慌:内战后最严重的恐慌,很大程度上由战争引发的状况导致,同时投机过度与高利率(创 1857 年以来新高)也是主因。9 月 18 日,J. 库克公司、国民信托公司、联合信托公司等机构倒闭,引发严重金融动荡;9 月 20 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史上首次闭市,直至 9 月 30 日才重开。当时贴现率达 9%,银行暂停兑现。
  • 1884 年恐慌:股市投机过度、黄金流向欧洲、银行储备极低,包括格兰特 – 沃德公司在内的多家机构倒闭。此前数年活期利率居高不下:1882 年达 30%、1883 年 25%、1884 年 18%。
  • 1890 年恐慌:投机过度与高利率主导,1889 年活期利率达 30%、1890 年达 45%;大宗商品价格跌至内战后最低,加剧商业低迷。伦敦巴林兄弟公司倒闭成为恐慌导火索。
  • 1893 年恐慌:高利率主导,1892 年活期利率达 35%、1893 年达 15%;大宗商品(尤其小麦、玉米、棉花)价格低迷导致大量企业倒闭。
  • 1896 年恐慌:布莱恩 “白银恐慌” 引发,市场担忧金本位动摇;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商业状况长期疲软也是重要原因。活期利率达 125%,创内战后新高。8 月 8 日股市平均指数跌至极致低点,随后麦金利当选总统,开启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股市繁荣之一。
  • 1901 年恐慌:5 月 9 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因 “北太平洋铁路控股权之争” 爆发恐慌。尽管恐慌后股市反弹,但整体指数仍持续下跌数年。
  • 1903-1904 年低迷:主要因证券未充分消化、政府对铁路行业的打击。1903 年活期利率达 15%、1904 年低至 1%,全年未超过 6%。1904 年末罗斯福当选后,商业状况改善,1905-1906 年迎来牛市,股价创麦金利繁荣期以来新高。
  • 1907 年恐慌:被称为 “富人的恐慌”,源于高利率、投机过度、反垄断行动、西奥多・罗斯福的 “强硬手段” 及针对铁路行业的立法。10 月恐慌最严重时,活期利率达 125%,全国银行被迫暂停兑现纸币。
  • 1910-1911 年低迷:主要因《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被称为 “反垄断时期”。标准石油公司被勒令解散,美国钢铁公司也面临解散诉讼(后未执行)。1910 年活期利率达 12%,7 月股价跌至低点;1911 年资金宽松,活期利率未超过 6%。
  • 1914 年恐慌:一战爆发导致纽约证券交易所 7 月 31 日 – 12 月 15 日闭市。但即便无战争,美国也会爆发恐慌与商业低迷 —— 彼时大宗商品价格跌至多年低点,商业状况普遍疲软。1912 年活期利率居高不下,1913-1914 年达 10%。一战爆发时,欧洲是美国股票的主要持有者,其清算行为迫使交易所闭市。战争让资金与商业流向美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商业繁荣,随后股市迎来牛市。1916 年秋股价达高点,投机过度导致活期利率达 15%,清算开始,1917 年恐慌爆发 —— 这源于战争繁荣引发的过度投机。
  • 1919 年:战后美国爆发新一轮疯狂投机,11 月达到顶峰,随后股价恐慌性下跌。1919 年 10-11 月活期利率达 30%、1920 年秋达 25%。
  • 1920-1921 年恐慌:主要因 “冻结贷款” 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全国商人囤积高价商品,银行堆积大量贷款。1921 年恐慌后,美国进入长期繁荣期。1922-1928 年活期利率从未超过 6%,1924-1925 年甚至低至 2%。1923-1924 年无论华尔街还是股市,都不算恐慌年,只是牛市中的调整或休整期,随后大牛市再度开启。1924 年 11 月柯立芝当选后,商业状况稳步改善,长期宽松的资金环境与商业扩张共同推动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牛市 —— 其持续时长超过 1869 年 9 月达到顶峰的牛市,以及 1898-1906 年的麦金利繁荣期。
1929 年华尔街恐慌:这场恐慌的根源是全球范围内的疯狂投机 —— 不仅美国人,外国人也在炒作美国股票。人们不计价格地疯狂买卖,短期内账面财富暴增。从女服务员到百万富翁,所有人都涌入股市,许多人甚至放弃工作,紧盯股票行情机。新百万富翁快速诞生,人们因觉得 “股市赚钱更容易” 而忽视本职生意。史上从未有过如此过度的投机浪潮。券商贷款持续攀升,最终超 80 亿美元;保守估计,美国所有股票的未偿贷款总额超 100 亿美元。股价顶峰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交易股票的总市值超 1000 亿美元。1928 年债券价格开始下跌、利率开始上升 —— 这是牛市接近尾声的首个信号。1928 年活期利率达 13%、1929 年达 20%,美联储的警告被置若罔闻。1929 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的新证券数量创历史新高,均需巨额资金支撑。这场牛市的最后阶段涨势过猛,调整、有序下跌或有序清盘已无可能 —— 当所有人都满仓并开始抛售时,无人接盘,崩盘不可避免。此次下跌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公众损失惨重。但这既是 “富人的恐慌”,也是 “穷人的恐慌”—— 百万富翁与新手一同受损,500 万、1000 万、2500 万甚至 1 亿美元以上的利润,在不到 3 个月内化为乌有。无论是大交易者还是小散户,都无法顺利出货 —— 因为没人愿意买他们必须卖出的股票。
9 月 3 日,市场指数达极致高点时,成交量约 450 万股;9 月 5 日下跌开始,成交量约 550 万股 —— 此前一段时间成交量从未超过 500 万股。10 月 4 日调整至低点,成交量 550 万股;10 月 24 日首个恐慌日,成交量 1289.4 万股;10 月 29 日(最严重恐慌日)成交量 1641 万股;10 月 28 日成交量 911.2 万股;10 月 30 日 1072.7 万股;11 月 12 日 645.2 万股;11 月 13 日(指数触底日)776.1 万股。触底后,成交量直到 1930 年 4 月才再次接近 600 万股。
值得关注的是指数走势:9 月 3 日道琼斯 30 种工业指数达 381 点高点,10 月 4 日首次下跌至 325 点,30 天内下跌 56 点;随后快速反弹,10 月 11 日达 363 点,上涨 38 点;10 月 29 日指数跌至 231 点,较 10 月 11 日下跌 132 点、较 9 月 3 日下跌 150 点;两天反弹后达 273 点,上涨 42 点;11 月 13 日跌至 199 点,较 10 月 31 日下跌 74 点、较 9 月 3 日高点下跌 181 点;随后反弹至 12 月 9 日的 263 点,较低点上涨 64 点;12 月 20 日又跌至 231 点,较 12 月 9 日下跌 32 点。此后调整幅度缩小,股价每次调整后都走高,直至 1930 年 4 月 17 日指数达 294 点,较 1929 年 11 月 13 日低点上涨 95 点。

周期如何重演(HOW CYCLES REPEAT)

1929 年股市恐慌主要源于贷款过度扩张与证券未充分消化引发的资金状况恶化。研究内战后的状况与股市走势会发现:一战后的市场状况与股市表现,与内战后并无本质区别。1929 年 8 月牛市结束前,全美都在谈论 “这场牛市持续时间创历史纪录,愚弄了最睿智的人”——“愚弄所有人” 是事实,但 “持续时间最长” 并非完全正确,回顾过往市场走势便可知晓。
以铁路平均指数为例:我整理了 1856-1896 年的铁路股平均指数,以便观察内战前后的股价变化 —— 股市是比较战前战后状况的最佳风向标(见第 10 页图表 1:甘恩铁路平均指数 1856-1896 年)。1856 年牛市达顶峰,指数为 96 点;1857 年恐慌跌至 37 点;1858 年高点 79 点、低点 59 点;1859 年高点 70 点、低点 53 点;1860 年高点 70 点(与 1859 年持平)、低点 54 点(较 1859 年高 1 点);1861 年高点 65 点,3 月创纪录低点 48 点。1861 年 4 月战争爆发,但股市已提前消化战争影响,随后开始上涨。1862 年 6 月指数突破 70 点(1859-1860 年高点),9 月突破 79 点(1858 年高点);牛市持续,1863 年 1 月突破 1856 年高点,涨势持续至 1864 年 4 月,顶部达 154 点。随后快速下跌,1865 年 3 月跌至 88 点,一年间下跌 66 点;1865 年 10 月反弹至 121 点;1866 年 2 月跌至 100 点;1866 年 10 月上涨至 125 点;随后下跌至 1867 年 4 月的 104 点(较 1866 年低点更高)。自此低点开启新一轮大幅上涨,1869 年 7 月达顶峰 181 点,较 1867 年 4 月低点上涨 77 点。1869 年牛市最后阶段狂热且活跃,最后三个月指数上涨约 33 点。
1861 年 3 月真正开启的牛市,持续至 1869 年 7 月,期间也有调整 —— 与 1921-1929 年牛市类似。1861-1869 年牛市持续 8 年 4 个月,1921 年 8 月 – 1929 年 8 月牛市持续 8 年。从内战前后的记录可见,彼时牛市持续时间略长于 1921-1929 年牛市。
1869 年 8 月下跌开始,9 月爆发真正的恐慌,“黑色星期五”(9 月 24 日)出现。9 月指数下跌 30 点,跌至 144 点;10 月快速反弹至 167 点(最后高点),随后股市持续小幅反弹下跌,直至 1873 年恐慌时指数跌至 84 点,较 1869 年 7 月高点下跌 97 点。随后反弹至 1874 年 2 月的 107 点;1874 年 9 月跌至 95 点;1875 年 5 月反弹至 106 点;1875 年 10 月再跌至 95 点;1876 年 3 月反弹至 110 点;1876 年 12 月跌至 81 点,较 1869 年 7 月高点下跌 100 点。此后开启牛市,持续至 1879 年 11 月,指数达 119 点;1880 年 6 月跌至 73 点;随后快速上涨至 1881 年 1 月的 118 点(仅低于 1879 年 11 月高点 1 点);1881 年 5-6 月再次达此高点。自此顶部开启长期熊市,1884 年 6 月跌至 51 点;8 月反弹至 72 点;1885 年 3、5、6 月跌至 52 点(较前一年低点高 1 点);1885 年 11 月反弹至 73 点;1886 年 5 月再跌至 53 点(最后低点)。自此低点开启缓慢牛市,1890 年 5 月达 89 点;随后熊市开启,1893 年恐慌时 7 月跌至 61 点,12 月再次达此低点;反弹至 1895 年 9 月的 106 点;随后 1896 年 “布莱恩白银恐慌” 爆发,8 月 8 日股市跌至内战后(即 1869 年 7 月牛市顶峰后)的最低水平。1896 年许多股票被接管,如纽约中央铁路 ——1869 年达高点后,持续下跌至 1896 年才触底。
1896 年至今,道琼斯铁路与工业股指数是判断市场趋势最可靠的指标。这些指数在《股市行情真相》中已回顾过 1896-1922 年的表现。1928 年指数突破 1906 年的历史高点时,应查看构成指数的个股高点 —— 那些突破 1906 年高点的股票(如艾奇逊铁路、纽约中央铁路、联合太平洋铁路),正是涨幅最大的铁路股;而圣保罗铁路等未达此水平的股票,涨幅远不及前者。
交易者需明白:历史会重演。绝不要抱有 “持仓等待” 的心态 —— 发现错误时,要么设置止损单,要么立即止损离场。1929 年牛市中,无数人被误导;在 1929 年达顶部的股票触底前,还会有无数人被误导。保护自己免受巨亏的唯一方法,是在为时已晚前离场。固执在股市中毫无用处 —— 犯错时,唯有离场等待新机会,或换其他股票操作,别无他法。

牛市的阶段(SECTIONS OF A BULL CAMPAIGN)

通常牛市会分阶段或分波浪推进。1921-1929 年牛市的阶段划分如下:

道琼斯 20 种工业股指数低点出现在 1921 年 8 月,随后开始上涨。牛市第一阶段于 1923 年 3 月达顶峰,随后进入调整或小型熊市;部分股票低点出现在 1924 年 5 月,另一些则在 1924 年 10 月。牛市调整后,第二阶段开启,上涨持续至 1925 年 11 月(这仍属牛市中的调整)。牛市重启,第三阶段上涨从 1926 年 4 月持续至 8 月,随后调整至 1926 年 10 月,之后再度上涨。1927 年 10 月达顶部后,出现快速调整(仅持续一个月),但部分股票调整至 1928 年 2 月才再次上涨,快速上涨至 1929 年 1-2 月 —— 可视为牛市第三阶段结束。1929 年 3 月出现恐慌性下跌,3 月 26 日达低点;股票在窄幅区间震荡或被吸筹约两个月后,1929 年 5 月开启牛市第四阶段(最后阶段)—— 这是最终的狂热上涨。许多股票在这段时间创下史上最大涨幅。1929 年 5 月 – 9 月 3 日,道琼斯 30 种工业股指数上涨 90 点。这场由少数活跃高价股(大交易者操作)主导的牛市结束后,市场暴跌,仅两个多月指数就下跌 182 点 —— 这是史上最大跌幅,公众与投机集团损失惨重,市值缩水超 400 亿美元。

以工业指数为例(道琼斯工业指数 1896-1922 年表现及月度、年度高低点图表见《股市行情真相》):1922 年 10 月高点 103 点、11 月低点 92 点;自此低点上涨至 1923 年 3 月的 105 点(仅高于 1922 年高点 2 点,仍低于 1920 年高点 4 点 —— 需突破此水平才预示更高股价)。随后下跌,1923 年 10 月跌至 86 点,此水平附近吸筹活跃,在 86-88 点区间震荡 5 个月。反弹后,1924 年 1-2 月达 100 点;1924 年 5 月跌至 88.5 点,此水平震荡 3 个月,每月低点相同(较 1923 年低点高 2 点,显示支撑强劲,预示股价将上涨)。1924 年 8 月高点 105 点(与 1923 年 3 月持平);适度调整至 1924 年 10 月的 100 点,月末反弹收于 104 点;1924 年 11 月开盘 104 点,迅速突破 105 点(两年多来的高点)—— 明确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此时应选择该板块中走势最强的股票,长期持有。1924 年 11 月柯立芝当选总统后,股市快速上涨,月末突破 1920 年高点 109 点 —— 再次预示大幅上涨。下一个高点是 1919 年的 120 点(历史高点),1924 年 12 月突破此水平 —— 进一步预示大幅上涨。1925 年 3 月高点 125 点,随后快速下跌,3 月末跌至 115 点(支撑强劲,股价再度上涨);1925 年 5 月突破 3 月高点 125 点,此后每月高低点均走高,直至 1926 年 2 月达 162 点(尖顶)。1926 年 3 月出现恐慌性下跌,许多活跃股票下跌 75-100 点,指数跌至 135 点(仅调整一个月,与 1925 年 3 月类似)。市场在窄幅区间震荡约两个月(吸筹阶段),1926 年 6 月主趋势再度向上。1926 年 8 月指数达 166 点(仅高于 1926 年 1 月高点 4 点,但预示后续将更高);快速调整近两个月,1926 年 10 月跌至 146 点。反弹重启,活跃领涨股吸筹明显,1927 年 5 月突破 166 点 —— 预示大幅上涨,10 月达 199 点。整数关口(如 100、200、300 点)附近通常抛压较重,随后快速调整,月末跌至 179 点,但随后再度快速上涨。1928 年 1 月突破 200 点 —— 突破整数关口明确预示大幅上涨,达 203 点;2 月小幅调整至 192 点;3 月快速上涨突破 203 点;1928 年 5-6 月达 220 点(顶部);快速调整至 6 月的 202 点 —— 未跌破 200 点整数关口,显示支撑强劲,预示上涨。7 月吸筹活跃,8 月开启狂热牛市,持续至 1929 年 2 月达 222 点(高点);1929 年 3 月下跌至 196 点;随后快速上涨,4 月创 227 点新高。5 月初从尖顶开始下跌,月末跌至 194 点(仅低于 1929 年 3 月低点 2 点,预示底部)。6 月快速上涨,公用事业股与后期领涨股引领涨势,指数每月高低点均走高,直至 1929 年 9 月 3 日达历史高点 381 点(尖顶,多数活跃股票成交量巨大)。随后快速下跌:9 月 5 日低点 370 点,9 月 7 日快速反弹至 377 点(形成较低顶部);9 月 9 日跌至 367 点(显示疲软,预示大幅下跌);9 月 11 日快速反弹至 371 点;9 月 12 日跌至 366.25 点(再次显示疲软);9 月 16 日反弹至 372 点(未突破前期高点);9 月 19 日跌破 366 点(大幅下跌开始信号);10 月 4 日跌至 326 点;快速反弹至 10 月 11 日的 362 点(形成较低顶部)。自此顶部开启恐慌性下跌,10 月 29 日跌至 231 点;仅两天反弹至 10 月 31 日的 273 点;清算再度爆发,快速下跌至 11 月 13 日的 199 点(最终底部),较 9 月 3 日高点下跌 181 点 —— 这是史上最快跌幅,成为华尔街最严重的恐慌。随后快速复苏至 12 月 9 日的 263 点;12 月 20 日跌至 231 点(注意:10 月 29 日与 12 月 20 日的指数低点相同,较 1929 年 11 月低点高 32 点 —— 预示后续上涨)。自此底部开始缓慢上涨,调整幅度小;1930 年 2 月 5 日与 14 日达临时顶部 272 点;2 月 24 日跌至 263 点;反弹重启,4 月 17 日达 294 点。
道琼斯 30 种工业指数是判断该板块活跃股票趋势的良好指标,但需注意:必须研究个股,观察其是否与指数趋势变化一致 —— 若个股趋势相反,则按个股趋势操作。当指数在窄幅区间震荡且成交量极小(无论顶部还是底部),都是趋势变化的信号;若顶部或底部成交量极大,需观察成交量是否持续增加 —— 一旦成交量开始减少,就需警惕趋势变化与反转。

第二章 二十四条不败规则(CHAPTER II TWENTY-FOUR NEVER-FAILING RULES)

要在股市交易中成功,交易者必须有明确规则并严格遵守。以下规则基于我的实战经验,遵循者必能成功。
  1. 资金使用比例:将资金分成 10 等份,任何一笔交易的风险不得超过其中 1 份(即 10%)。
  2. 设置止损单:交易时必须设置止损单,止损幅度控制在 3-5 点以内。
  3. 避免过度交易:若连续亏损,需减少交易量或暂停交易,避免过度操作。
  4. 不逆势操作:若不确定整体趋势,绝不买卖;趋势明确后再行动。
  5. 分散风险:不要将所有资金投入一只股票,也不要同时交易过多股票。
  6. 保持客观:不要让个人观点或他人 “内幕消息” 影响判断,以市场事实为准。
  7. 耐心等待:不要因急躁入场,也不要因失去耐心离场 —— 等待明确信号。
  8. 及时止损:若交易方向错误,立即止损,不要抱有 “等反弹” 的幻想。
  9. 不盲目跟风:不要因 “别人都在买 / 卖” 而跟风操作,需有自己的判断。
  10. 不随意平仓:无充分理由不轻易结束盈利交易,用止损单保护利润。
  11. 积累盈余:连续盈利后,将部分资金存入 “应急账户”,仅在恐慌或紧急情况时使用。
  12. 不只为分红买入:不要因股票即将分红而买入,分红后股价可能下跌。
  13. 不摊薄亏损:绝不要在亏损时补仓以 “摊薄成本”—— 这是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14. 不情绪化操作:不要因失去耐心而离场,也不要因等待过久而冲动入场。
  15. 避免 “小赚大亏”:不要满足于小额盈利就平仓,却让亏损无限扩大。
  16. 不取消止损单:交易时设置的止损单,绝不因市场波动而取消。
  17. 减少交易频率:避免频繁进出市场,过度交易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18. 平等看待多空:愿意做空如同愿意做多,目标是跟随趋势赚钱,而非执着于 “做多”。
  19. 不凭价格高低交易:不要因股价 “低” 就买,也不要因股价 “高” 就卖 —— 以趋势为准。
  20. 谨慎金字塔加仓:仅在股票活跃且突破阻力位时加仓做多;突破派发区间时加仓做空。
  21. 选股适配策略:做多时选流通股少的股票,做空时选流通股多的股票。
  22. 不对冲:若持有的股票下跌,不要通过做空另一只股票对冲 —— 立即平仓止损,等待新机会。
  23. 不随意改变仓位:无充分理由不改变市场仓位;若要改变,需基于趋势变化的明确信号。
  24. 盈利后不加大仓位:长期盈利或连续盈利后,不要增加交易量 —— 避免过度自信导致亏损。
交易前,需确保未违反上述任何一条规则(它们对成功至关重要)。若交易亏损,需回顾规则,找出违反的条款,避免再次犯错。经验与研究将让你认可这些规则的价值,观察与学习将引导你形成实用的华尔街成功理论。

资金安全(SAFETY OF CAPITAL)

首要考虑的必须是如何保护资金,让交易尽可能安全。有一条安全可靠的规则:将资金分成 10 等份,任何一笔交易的风险不超过 10%。若初始资金 5000 美元,第一笔交易的风险不应超过 500 美元 —— 通过设置止损单控制亏损。持有 10 股股票亏损 3 点(30 美元),远好于持有 100 股亏损 300 美元。只要有资金,就总有新的盈利机会;初期承担高风险会危及资金安全,影响判断。交易时需做到:即使亏损,也不会对心态造成干扰。

止损单的重要性(STOP LOSS ORDERS)

我必须反复强调止损单的价值 —— 它是保护投资者与交易者的唯一 “安全阀”。有时交易者设置止损单,会恰好在顶部或底部被触发,随后便记住这一情况,声称 “设置止损单只会被精准触发,之后市场就反转”,进而不再使用止损单。券商也常说 “止损单总会被触发”,但交易者忘了:90% 的情况下,止损单能在市场不利时帮助止损,避免巨亏。一次 “误触发”,能被后续 9 次 “正确止损” 弥补。因此,务必使用止损单。

不轻易改变决定(CHANGING YOUR MIND)

智者会改变想法,愚者永不改变。智者会调研后决策,愚者仅凭主观判断。在华尔街,不改变想法的人很快会一无所有。一旦基于合理理由决定交易,不要无理由改变;尤其不要在市场不利时改变或取消止损单。交易时设置止损单,是明智且理性的选择;取消止损单,则是基于 “希望” 的愚蠢行为 —— 而希望在华尔街只会导致亏损。90% 的情况下,坚持止损单会是最佳选择,遵循这一规则者必能成功。我重申:若无法遵守规则,就不要参与投机 —— 否则必亏;而 “交易时设置止损单且不取消”,是必须坚守的规则之一。

过度交易(OVERTRADING)

历史重演,根源是人性的弱点。对 “快速暴富” 的贪婪,让公众损失了无数财富。每个有经验的交易者都知道 “过度交易” 是自己最大的弱点,却仍任由它导致失败。这一弱点必须克服,而止损单就是解决过度交易的 “解药”—— 它能限制亏损,避免因过度操作而失控。

保护利润(PROTECT YOUR PROFITS)

保护利润与保护资金同样重要。一旦交易产生盈利,绝不能让它转为亏损 —— 虽有例外,但盈利幅度决定了止损单的设置位置。以下是普通情况下最安全的规则:若股票向有利方向移动 3 点,立即设置止损单,确保触发时不亏损;对于活跃的高价股,可等待盈利达 4-5 点后,将止损单上调至 “盈亏平衡” 位置。这样能将风险降至最低,同时盈利潜力不受限。随着股票继续向有利方向移动,需持续上调止损单,以保护并扩大盈利。

何时入场(WHEN TO ENTER THE MARKET)

明确买卖时机至关重要,必须有规则或信号作为入场依据。认为 “市场即将触顶 / 底” 时,10 次中有 7 次会出错。重要的不是 “市场今天做了什么” 或 “你认为它会做什么”,而是 “有明确信号显示它未来会做什么”—— 这才是盈利的关键。
若股票处于高低位且你想建仓,需等待它发出趋势反转的信号。有时可能会错过顶底,但这能避免 “逆势操作” 的亏损 —— 只有确认趋势后再交易,才能确保方向正确。
需牢记:不要纠结 “能赚多少” 或 “会亏多少”,抛开资金因素,专注于 “跟随市场趋势”。持续研究以判断正确趋势,不要惦记盈利 —— 若趋势判断正确,盈利自然来;若判断错误,就用止损单这一 “可靠保护工具” 止损。

过早或过晚交易(BUYING OR SELLING TOO SOON OR TOO LATE)

  • 过早离场:投资者常因持有股票过久、等待活跃与高价,却在股价首次突破新高时卖出 —— 这是错误。可参考第 113 页艾奇逊铁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纽约中央铁路的波动图表。
  • 过晚离场:另一种投资者则总在牛市后期持仓,期望股价 “再涨一点”,却从未等到目标价。首次快速下跌时,他们认为 “股价反弹至前期高点就卖”,但股价反弹未达预期便继续下跌;他们不断下调 “心理卖出价”,最终在股价大幅下跌后,失望地割肉离场。
规则:需等待趋势变化信号出现后再离场,但一旦确认趋势反转,必须立即行动。对这类交易者,有效的规则是 “用止损单跟随盈利”—— 即使止损幅度设为 10-20 点也无妨。

拖延的危险(DELAYS DANGEROUS)

在华尔街,“行动” 而非 “拖延” 才能赚钱。“希望” 无法战胜市场,靠希望赌博的人终将破产。必须停止希望,开始思考;思考后,若不及时行动,再明智的思考也无用。知道何时行动却不行动,毫无意义。拖延始终危险 —— 在市场中等待与希望的时间越长,判断越差,犯错概率越高。“停滞” 意味着毁灭,“行动” 才是生机。无论对错,不行动绝不能保住资金或赚钱。记住:拖延始终危险,立即行动远好于寄望于不确定的未来。此外,身体不适或情绪低落时不要交易 —— 身体状态不佳时,判断必然受影响。成功投机者的规则之一是 “保持健康”,因为健康就是财富。

何时金字塔加仓(WHEN TO PYRAMID)

金字塔加仓有两种方式:一是股票突破新高 / 新低时立即加仓;二是在快速行情中,股票每向有利方向移动 3、5 或 10 点时加仓(具体幅度取决于股票或策略)。我的方法是:先判断股票的调整幅度(从临时顶 / 底的调整点数,如 3、5、7、10 或 12 点),再根据历史调整幅度,在调整至对应点数时加仓(牛市中调整时加仓,熊市中反弹时加仓)。以 1924-1929 年的通用汽车为例,若遵循此规则,加仓会比 “固定点数加仓” 更安全。
时间规则也能辅助加仓:先判断首次重要调整的时长。例如,1924 年通用汽车启动上涨后,调整仅持续 3 周 —— 此后每次从顶部调整 2-3 周时,都是加仓良机,直至最终顶部与主趋势反转。通过判断调整时长加仓,能大幅提高盈利,甚至可在数年中跟随股票主趋势,赚取 100-200 点利润。此规则在活跃高价股与活跃市场中效果最佳。
无论采用何种加仓方式,都必须用止损单保护 —— 盈利越多,可给市场的波动空间越大(即止损单可设置得更远),避免正常调整触发止损。例如,若初始买入的股票已盈利 100 点,且其历史调整幅度为 20 点,可将止损单设为 20 点下方 —— 即使触发,也只是损失部分账面盈利,而非本金;而在加仓初期,止损单需设置得更近,以保护本金。

预期盈利多少(HOW MUCH PROFIT TO EXPECT)

多数交易者对投机盈利的预期过高,却未计算 “年化 25% 收益” 在 10-20 年后的复利效应:初始 1000 美元,年化 25%,10 年后约 9331 美元,20 年后约 93132 美元。可见,只要保守操作、不贪多,就能在合理时间内积累财富。许多交易者带着 “一周 / 一个月翻倍” 的想法来到华尔街,这根本不可能实现。偶尔会有短期内赚大钱的机会,但这类机会极少 —— 若抓住一次并赚了大钱,不要让 “希望” 冲昏头脑,期望持续获得高额收益。记住:市场多数时间是 “正常波动”,需接受 “正常盈利”。
规则:若认为某笔交易的盈利潜力仅 3-5 点,且止损幅度达 3-5 点,就不要交易 —— 风险与收益不匹配。应等待股票突破阻力位,入场捕捉 “更大盈利、更长波动” 的机会。“短线剥头皮” 式交易赚不到钱,最终只会被市场 “剥头皮”。成功的核心是 “让盈利扩大,让亏损缩小”。

如何应对追加保证金通知(HOW TO ANSWER A MARGIN CALL)

交易时按要求缴纳保证金后,若股票走势不利,券商要求追加保证金,多数情况下应 “立即平仓”(做多则卖出,做空则买回),而非追加保证金。若想追加资金,应在 “判断更清晰时” 用于新交易。90% 的情况下,客户首次追加保证金后,会继续持仓直至第二次、第三次追加,最终将所有资金亏在一笔交易上。若券商要求追加保证金,说明交易已出错,最佳选择是离场。

联名账户(JOINT ACCOUNTS)

尽量避免联名账户或合伙交易。两人共同开户时,可能在 “何时买入 / 做空” 上达成一致且判断正确,但在 “何时平仓获利” 上几乎不会达成一致 —— 最终会在交易中犯错。一人想持仓,另一人不想离场,结果市场反转,盈利转为亏损,最终两人都被套牢,无奈割肉。一个人在股市中保持判断正确已不易,两人达成共识更难。唯一可能成功的方式是 “一人负责买卖,另一人仅负责设置止损单”—— 止损单能在两人犯错时提供保护。夫妻联名账户也不可取,交易决策应交给一人,让他快速行动,不受投机中的 “伙伴” 影响。

交易者不愿面对的真相(WHAT TRADERS DON’T WANT TO KNOW)

普通交易者不愿听 “刺耳的真相”,只愿听符合自己 “希望” 的话。买入股票后,他们会相信所有看涨的新闻、谣言与观点,却拒绝相信任何利空信息。但只有 “真相” 能帮他们,而非 “美化希望、导致亏损的谎言”。交易者犯错后常说 “下次我会改”,却从未改变 —— 这就是华尔街总有 “老韭菜” 带领 “新韭菜” 走向亏损的原因。华尔街亏损的真相很少被提及:交易者无论大小,都只谈论盈利、吹嘘成功交易,对亏损绝口不提。因此,新手误以为华尔街 “只有盈利”,却不知亏损的原因 —— 而了解亏损原因才能帮他们避免犯错。
新手需知道:“不设止损单” 与 “过度交易” 是超 90% 交易者失败的原因。因此,要成功,必须克服这些导致他人破产的弱点。

人性是最大弱点(HUMAN ELEMENT THE GREATEST WEAKNESS)

盈利时,交易者归功于自己的判断,认为 “全靠自己”;亏损时,却态度转变 —— 很少反思自己,反而找借口:“意外发生了”“要是没听别人建议就好了”…… 无数 “如果、假设”,却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这就是他们会再次犯错、再次亏损的原因。
投资者与交易者必须 “自我救赎”—— 亏损时只能怪自己,而非他人。唯有如此,才能改正弱点。毕竟,买卖决策是自己做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改正后才能成功。
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交易者不愿独立思考,任由他人(判断力未必比自己强)建议左右”。要成功,必须自己研究、调研;若不从 “韭菜” 转变为 “思考者”、主动求知,终将被市场淘汰。他人只能在你 “自助” 时提供帮助,或教你 “如何自助”。
我可以提供最好的规则与判断股票位置的方法,但你仍可能因 “人性弱点” 亏损 —— 不遵守规则、凭希望或恐惧操作、拖延、急躁、行动太快或太慢…… 最终将错误归咎于市场,而非自己的弱点。记住:亏损源于你的错误,而非市场或操纵者的行为。因此,要么严格遵守规则,要么远离投机 —— 否则必败。

第三章 华尔街认知(CHAPTER III WALL STREET EDUCATION)

为何现在更难战胜股市(WHY IT IS HARDER TO BEAT THE STOCK MARKET NOW)

每年,普通交易者在股市赚钱都变得更难,原因如下:
  1. 股票数量增加: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约 1500 只,且 “反向波动” 的股票比以往更多 —— 同一板块的股票可能走势相反,导致交易者困惑、犯错。
  2. 指数参考价值下降:过去活跃股票少,道琼斯工业与铁路指数是可靠参考;如今股票分属众多板块(石油、橡胶、钢铁、制造业等),需看 “板块指数” 而非 “整体指数”,且需分析指数成分股的个体走势 —— 部分股票可能处于弱势下跌,另一部分则处于强势上涨(后续板块股票分析会举例)。
  3. “平均法则” 的局限性:平均法则适用于人寿保险(精算师可测算 1000 人的年均死亡率),但不适用于个股 —— 指数中的股票成立时间不同(5 年、10 年、20 年、30 年、50 年、100 年),业务地域不同,受局部与整体条件影响,自然会有股票与指数趋势相反。
例如,石油板块指数由不同公司构成 —— 这些公司成立时间、管理层、办公地点不同,受条件影响各异。因此,要准确预测,必须单独分析每家公司及其股票,而非整体判断。典型案例:休斯顿石油在其他石油股下跌时大幅上涨 —— 因其流通股少、情况特殊,容易逆势上涨。
当前环境下,交易者必须研究个股趋势,忽略 “同板块其他股票” 或 “大盘走势”。但人性的弱点让这很难做到,因此交易者更需有固定规则并严格遵守,其中 “设置止损单” 是必守规则。
此外,美国规模扩大、与多国开展业务,国外的有利 / 不利事件都会影响美国市场 —— 仅靠 “猜测、听消息、内幕信息” 的交易者,根本无法战胜市场。
美国已从 “农业国” 转变为 “工业国”:过去铁路股走势跟随农作物 —— 收成好则铁路股涨,收成差则跌;如今铁路运输的主要业务来自制造业,“农作物指标” 已失效。
时代变化迅速:从富尔顿的蒸汽船到铁路,间隔漫长;但从汽车(娱乐与商用)到飞机,间隔极短。汽车改变了铁路的处境,而飞机将同时改变汽车与铁路行业 —— 从 “大型汽车公司纷纷涉足飞机制造” 可见一斑,因为飞机是 “未来的交通工具”,仅靠制造汽车的公司,未来业务与盈利将下滑。
要成功,必须 “领先时代,而非落后时代”,关注新行业中的优质股票,不要抱着 “旧股票等反弹”—— 股票下跌趋势形成后,就该做空,如同 1909-1917 年应做空铁路股,1921 年铁路股显示上涨趋势后再做多。多数情况下,工业股比铁路股提供了更多机会与更大盈利,尤其在史上最大牛市期间。

适合承担投机风险的年龄(AGE AT WHICH A MAN CAN TAKE SPECULATIVE RISKS)

20-50 岁的人,为赚大钱需承担一定风险,但这些风险必须基于 “明智判断” 或 “科学选股”。50 岁时,人应实现财务独立 —— 若遵循投机或投资规则,此时无需再承担高风险;若 50 岁时仍未独立,也不应再冒险,因为数据显示:50 岁后亏损或破产的人,几乎无法东山再起。50 岁时若在华尔街失败,最好退出;若成功,则可放缓节奏。
50 岁后,人常因 “想挽回亏损” 而冒险,这是巨大错误。当然,规则总有例外 —— 有人 60 岁、甚至 70 岁仍能成功,但这是少数情况。
要在投机或商业中成功,20 岁就应开始学习、积累知识与经验;30 岁前投入 10 年学习,才能在 30-50 岁的 20 年间通过投机成功;若 30 岁就停止学习,认为 “已足够成功”,未来 20 年必败。必须持续研究市场变化、新旧股票的位置,避免像 1921-1929 年牛市(尤其 1924-1929 年)的交易者那样 —— 用 “旧周期的规则” 判断 “新周期的牛市”,过早做空或卖出,最终犯错。
每个人都需接受 “华尔街教育”,且永远没有 “毕业”—— 每年都需 “深造”,才能领先时代,在华尔街成功。

一个人能亏 1 亿美元吗(CAN A MAN LOSE $100,000,000?)

公众认为 “有了 100 万美元就不会亏光”,觉得 “大人物能操纵市场”—— 但事实并非如此。以 J.O. 阿莫尔为例,这位 “肉类加工大王” 一战结束时身家约 3 亿美元,却因战争引发的环境变化,财富不断缩水。当亏损达 2000 万美元时,他不愿接受,反而用剩余的 2.8 亿美元 “赌一把” 挽回损失,最终不仅亏光所有财富,还拖垮了健康,绝望破产后去世。他并非需要这笔钱,只是 “爱钱” 让他付出了一切。
W.C. 杜兰特在 1919 年牛市顶峰时身家约 1.2 亿美元,最终亏光,通用汽车的持股也被摩根与杜邦家族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接管。类似案例还有很多:丹尼尔・德鲁曾身家约 1300 万美元,最终破产去世;托马斯・W. 劳森曾身家 3000-5000 万美元,最终一贫如洗;丹尼尔・J. 沙利、尤金・斯凯尔斯、杰西・利弗莫尔等,都曾亏损 500 万美元以上。
1929 年恐慌中,大交易者在 90 天内亏损 1000 万、2500 万、5000 万、7500 万甚至 1 亿美元,有报道称部分人亏损 2-3 亿美元。这些人能亏掉数百万、数亿美元,普通人更无 “不会亏” 的底气。一个人有 1 亿美元时犯错,亏光的速度比普通人亏 100 美元快得多 —— 普通人能快速离场,而 1 亿美元的持仓根本无人接盘。
为何这些人会亏光?因为他们 “赚钱时的判断力” 与 “亏钱时的判断力” 完全不同 —— 赚钱容易,守钱难。人的人生如同股票,有 “周期”—— 达到顶峰却不自知,赚钱的 “窗口期” 结束后,仍想赚更多,最终被趋势反噬。每个人都需知道 “何时停止”—— 赚钱后,若 “足够了”,就该守住财富,而非继续冒险。
精明的交易者常犯 “跟风成功领导者” 的错误 —— 当领导者 “走下坡路”、判断力变差时,仍盲目跟随。无数人在 1915-1919 年跟随杜兰特赚钱,1920-1921 年仍跟随他,结果亏光所有盈利,甚至更多。如何避免?用自己的方法判断 “汽车股趋势何时反转”—— 趋势向下时,停止买入,卖出持仓,甚至做空。
任何遵循我 “图表规则” 的人,都能从通用汽车与其他汽车股的走势中看出:1919 年末趋势已向下,1920-1921 年持续下跌。为何还要跟随 “犯错的杜兰特”,亏光自己与他的钱?永远不要 “过度依赖某一位领导者”——“独自狩猎 / 捕鱼的人才能捕获猎物”,追随者太多,反而会让领导者的目标落空。大人物与普通人一样会犯错,但多数大人物能 “快速改正”,不会像公众那样 “持仓等待”。

个人趋势的变化(WHEN A MAN’S TREND CHANGES)

人的 “季节趋势” 如同市场,有顺境与逆境。记录自己的交易,就能判断个人趋势何时变化。我曾连续 200 笔交易无亏损 —— 开始时我甚至不相信能连续 50 笔盈利,却最终做到了 200 笔。这段 “好运期” 或 “上升趋势” 持续了一段时间,若没有预测方法,该如何判断 “趋势何时反转、该离场等待”?首个信号是 “首次亏损”—— 我记得那笔亏损约 100 美元;第二笔亏损超 500 美元 —— 这表明我的趋势正在反转,无论原因是 “判断失误、健康不佳、神经紧张” 还是其他。若当时明智,就该离场,保住所有盈利。但我像多数交易者一样,反而加大仓位,结果第三笔交易很快亏损 5000 美元,且未及时止损。最终,1907 年 11 月银行停业,我无法从银行取出更多资金,被迫平仓所有持仓,承受巨亏 —— 只因我 “逆势操作”,自己的 “好运期” 已过,却仍在市场中 “硬拼”,而非休息、充电、学习。
1908 年春我重新交易,此时需要规则判断 “个人趋势是否回暖”。我先交易小麦,前 3 笔均盈利 —— 这是 “好运回归” 的信号,我加大仓位;随后开始交易棉花,同时利弗莫尔成功垄断 7 月棉花合约,我也赚了大钱。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核心规则是:连续盈利后,若出现 2-3 笔连续亏损,立即离场休息,远离市场,让判断力恢复。当认为 “状态回升” 时,先小额试仓 —— 若仍亏损,继续离场;若前 2-3 笔均盈利,再加大仓位,直至出现 “趋势反转信号”,再次离场。
我发现:长期离场后重新入场,盈利往往最大;而在市场中 “连续作战” 时间越长,亏损往往越大。没人能在市场中 “高强度交易” 而不神经紧张 —— 神经紧绷、健康下滑时,判断力变差,亏损随之而来。当走势不利时,不要 “持仓等待”,立即止损离场。在 “市场正确、身体好、心态佳” 时入场,才能赚钱。战胜股市是 “智力博弈”,需保持思维活跃、敏锐、灵活,能快速改变想法与行动。若思维迟钝、行动迟缓,就不适合在市场中交易。
我曾在券商办公室观察过许多交易者:市场对他们不利数天或数周后,多数人会逐渐平仓,但少数人 “固执” 地持仓,称其为 “有勇气”—— 实则是 “希望与固执”。“勇气” 挡不住逆势的市场,即便勇气还在,资金也撑不住。这些固执的交易者会互相打气,“追加保证金、坚持到反弹”,最终只剩一人时,他仍说 “要扛到最后”,直至希望变为绝望,在某个反弹中 “限价卖出”,却总错过目标价,最终 “市价卖出”。而这,正是我 “买入” 的信号 —— 此时入场,几乎总能盈利。这表明:交易者长期持仓后,总会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而 “有资金、有知识、有勇气” 的人,在市场极端点位入场,总能赚大钱。
一位在赛马中赚过也亏过很多钱的人,写过这样一首诗:“别人灰心丧气、显露疲态时,正是入场的时机;胜负往往在最后冲刺阶段,在终点线与起跑点之间决出。” 在投机中,“在他人看不到希望时行动” 是成功的关键 —— 当市场一片悲观、无人看好时,正是买入优质股票的时机;当市场狂热、人人乐观、毫无风险时,正是卖出的时机。一端是 “希望摧毁判断力”,另一端是 “恐惧摧毁希望与判断力”—— 绝望中,交易者在底部割肉,甚至做空,而这正是 “明智者” 的机会,有勇气在极端点位入场的人,终将赚钱。
有资金、远离市场、研究图表的人,能发现这些 “极端机会”,并抓住它们。

恐惧与知识(FEAR VS. KNOWLEDGE)

恐惧是华尔街亏损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人生多数麻烦与不幸的根源。恐惧源于 “无知”——《圣经》说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其他知识,“真相” 就是知识 —— 有了知识,人会 “知晓” 而非 “恐惧”;有了知识,就无需 “希望”,因为知道 “会发生什么”,无需担忧或期待。
为何人会在底部割肉?因恐惧 “股价继续下跌”—— 若知道 “已到底部”,就不会恐惧,反而会买入。为何人会在顶部买入或平仓做空?因恐惧 “股价继续上涨”—— 若有知识,就不会恐惧,会做出明智判断。要成功,必须消除 “希望” 与 “恐惧”,而唯一的方法是 “获取足够知识”。

为何交易者不在高位卖出(WHY TRADERS DO NOT SELL OUT STOCKS AT HIGH LEVELS)

每次牛市中,许多交易者都有巨额盈利,却未在正确时机离场 —— 任由股价下跌,有时甚至抹去 50-100 点盈利后才卖出。这背后必有原因。人们常谈论 “华尔街心理”,有作者称 1929 年恐慌源于 “群体心理”—— 这有一定道理,但 “群体心理” 能引发恐慌,正是因为此前 “群体心理” 推动牛市,让人人乐观、不愿在高位离场。
以下真实案例能说明原因:我认识一位先生多年,他 1921 年以 80 美元左右买入美国钢铁,1927 年获 40% 股票股息,随后在新股跌至 117.25 美元时补仓,一直持有至 1929 年 9 月,股价达 261.75 美元。早在股价突破 175 美元时,他就说 “要在 200 美元卖出”;突破 200 美元后,又决定 “等 250 美元”;当股价达 250 美元时,他问我的朋友 “甘恩怎么看美国钢铁”,朋友回答 “甘恩认为 8 月底前后市场见顶,会做空美国钢铁”,他却反驳 “我听说美国钢铁会涨到 300 美元以上,还会 1 拆 4,到时候我再卖”。1929 年 11 月,美国钢铁跌至 150 美元,他仍持仓 —— 朋友问 “你怎么没在 250 美元以上卖出”,他说 “股价快到顶时,人就像被催眠了一样,浑然不觉,等反应过来,股价已跌到谷底,想卖也晚了”。
这个案例表明:人在股价高位时会 “被催眠”,直到股价跌至谷底才醒悟,却已错过时机。若投资者与交易者能用 “止损单跟随盈利”,就能在下跌开始时保住大部分盈利。这位先生让美国钢铁从盈利 100 多点跌至几乎无利可图,只因他不相信 “股价会跌 80-90 点”—— 若相信,他早卖了。记住:重要的不是 “你相信、认为或希望什么”,而是 “市场实际在做什么”—— 因此,必须有规则保护盈利。我认为 “止损单” 是最佳的 “自动保护工具”。

明智的 “傻瓜”(THE WISE FOOL)

那些 “自以为无所不知” 的交易者,总跟风、听内幕消息,否定自己不懂的事物,从不进步 —— 他们称 “用科学与图表的人是傻瓜”,但这些 “图表追随者” 才是 “明智的傻瓜”。
引用《哥林多前书》2:13-14:“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普通人认为 “股市中的科学方法是愚拙的”,否定图表,只因他们不懂如何解读 —— 图表对他们而言 “愚拙”,是因为他们没掌握解读规则,没有多年经验,无法准确判断股票未来走势。成功的交易者知道 “自己并非无所不知”,会持续学习;一旦有人认为 “自己已完全懂股市”,他就注定失败。停止学习会导致 “停滞”,而在股市中,“停滞” 就是 “倒退”。成功的人必须有计划与规则,并严格遵守。

第四章 时间图表与趋势变化(CHAPTER IV TIME CHARTS AND TREND CHANGES)

解读股市行情的新方法(NEW WAY TO READ THE STOCK TAPE)

过去解读股市行情的方法是 “守在行情机前,观察股票活跃度与成交量增加,然后买卖”—— 这种方法在 “同一时间仅 3-4 只活跃领涨股” 的时代很有效,但如今 “一天交易 800 多只股票”,这种方法已失效。市场中有太多 “交叉趋势”,总有股票在涨、另一些在跌。1921 年以来,守在券商办公室看行情机的人从未战胜市场,未来也不会。
解读行情的新方法,可应用于过去与未来任何市场 —— 只要交易者 “排除人性干扰,遵循客观数据,不被希望与恐惧影响判断”,就能生效。在《股市行情真相》中我曾说:“正确解读行情的方法是‘远离行情机,收盘后分析股票’。” 忙碌的人可在收盘后看报纸,记录关注股票的当日高低点,浏览全市场,留意成交量超 10 万股的股票 —— 这些股票要么已是领涨股,要么即将成为领涨股。
规则:若某只股票数周 / 数月内日成交量从未超 1 万股,某天收盘后发现其成交量达 2.5 万股,说明 “趋势已启动(涨或跌)”,可开始交易。若股票单日成交量巨大但波动区间窄,不要买卖,需等待其波动区间扩大,再跟随趋势行动。按书中规则与案例,绘制日度、周度、月度、年度高低点图表,据此判断股票走势 —— 这才是解读行情的正确新方法。

时间记录证明因果(TIME RECORDS PROVE CAUSE AND EFFECT)

研究历史可知 “未来是过去的重演”,可通过 “时间与条件” 判断 “原因”。有时需追溯很久才能找到原因 —— 例如研究战争的影响、战前条件与战后结果(见图表 1 及第 9 页回顾)。普通人的记忆太短,只记得 “符合自己希望与恐惧的事”,过度依赖他人,不愿独立思考。因此,需记录 “市场过往波动图表”,提醒自己 “历史会重演”,避免因 “热情冲昏头脑” 而买入,以为 “永远不会有恐慌”。只要世界存在,恐慌与牛市就会交替出现,如同潮汐涨落 —— 只因人性总会 “过度极端”:乐观时极度乐观,恐惧时极度恐惧。
1929 年,交易者普遍犯了 “过早卖出、过晚买入” 的错误,若他们为个股与指数绘制图表,本可避免这些失误 —— 图表会清晰显示 “股价持续创更高低点”,尤其对强势股票而言,不应过早做空。当道琼斯指数突破 1919 年的历史高点时,这已是 “牛市将长期持续、股价将大幅上涨” 的明确信号。当时美国购买力提升、货币供应量创历史新高、参与投机的人数也远超以往,这种 “ momentum(动量)” 推动股价突破 “内在价值合理区间” 继续上涨。但只要正确解读图表,就能看清每只股票的上涨趋势,若交易者解读无误并跟随趋势,就不会犯错。
“凭希望或恐惧买卖” 是糟糕的操作,每笔交易都应有合理依据,同时需考虑 “自己可能判断错误”—— 交易时必须设置止损单,以防失误。
交易前,务必查阅目标股票的历史记录:若它此前有过大幅波动,或多年处于窄幅震荡(即 “横盘整理”),需等待其出现明确上涨信号后再行动;若某只股票曾是牛市或熊市的领涨 / 领跌股,除非图表明确显示它将再次领涨 / 领跌,否则下一轮行情中它大概率不会成为领涨 / 领跌股。
研究个股与板块的 “反弹表现” 和 “回调表现”,判断它们处于 “牛市中的休整阶段(后续将重启上涨)” 还是 “熊市中的反弹阶段(后续将继续下跌)”。查看图表会发现:板块与个股下跌时,通常会经历 3-4 个阶段 —— 先是急跌,然后反弹派发,接着再跌,短暂企稳后反弹,随后第三次下跌,再次企稳后迎来 “最终崩盘”(即 “清盘阶段”),此时投资者与所有人都恐慌抛售,认为 “股价永远不会涨”,而这正是 “买入并长期持有,等待下一轮牛市” 的时机。
多年积累的盈利,可能在 5-7 周内(如 1929 年 9-11 月的恐慌性下跌)化为乌有 —— 原因是交易者未用止损单保护盈利。止损单是更可靠的保护工具,因其 “自动生效”:人可能会 “心理设止损”,但当股价触及止损位时,却不愿平仓;而止损单能避免这种犹豫。交易者习惯了 “正常市场”(正常回调 10-20 点),认为 “股价回调 10-20 点就已见底”,无需担忧,却忽视了 1929 年恐慌中 “股价下跌 100-200 甚至 300 点” 的极端情况 —— 若不提前用止损单或 “股价开始下跌时立即市价卖出”,根本无法保住盈利或本金。

最实用的图表类型(BEST KIND OF CHARTS TO USE)

否定图表的交易者,往往是因为用错了图表类型,或对所有图表套用同一规则。最易误导交易者的是 “点位图表”(如 2 点、3 点、5 点波动图表)—— 这类图表完全不考虑 “时间因素”;其次是 “日度高低点图表”,它的缺陷在于 “仅显示短期波动”(如同鹅卵石投入大海激起的涟漪),无法反映 “主趋势”,却被多数交易者使用。
最实用的图表是周度、月度与年度高低点图表
  • 周度高低点图表:包含 7 倍于日度图表的时间信息,价值远超日度图表;
  • 月度高低点图表:包含 4 倍于周度图表、30 倍于日度图表的时间信息,是判断趋势的更可靠指南;
  • 年度高低点图表:是判断主趋势的最佳工具,若与月度图表结合使用,对交易者与投资者的帮助最大 —— 它包含 65 倍于日度图表、52 倍于周度图表、12 倍于月度图表的时间信息。
市场极度活跃或高价股接近 “最终暴涨阶段” 时,周度与日度图表更有价值 —— 它们能率先显示趋势变化,在快速行情的顶部尤其好用;但在 “恐慌性急跌” 时,日度与周度图表也能提供参考。不过,对于 “长期交易” 与 “判断主趋势”,年度与月度高低点图表仍是最佳指南。

基于时间图表的趋势判断(TREND ACCORDING TO TIME CHARTS)

第 46 页的 “美国铸铁管公司(U.S. Cast Iron Pipe)图表” 显示:该股票在 “20 天、20 周、20 个月、20 年” 后的走势,从 “空间波动” 看几乎一致,但为何 “年度图表上的突破” 会引发大幅上涨,而 “日度图表上的突破” 不会?因为 “20 年的时间积累” 能汇聚 “资金与买入力量”,这是 20 天、20 周、20 个月无法比拟的 —— 这正是许多图表解读者被误导的原因。
若一只股票是 “新股票”,或 “新趋势刚启动”,仅经历数日的吸筹或派发,无法形成 “长期行情”;只有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吸筹或派发,才可能出现 “持续且幅度大的涨跌”。股票常出现 “假突破”—— 在吸筹阶段,可能多次接近底部;在派发阶段,可能多次接近顶部,但一旦突破 “吸筹 / 派发区间”、进入 “新价格区间”,快速行情就会启动。

美国铸铁管公司案例分析(U.S. Cast Iron Pipe Case Study)

美国铸铁管与铸造公司(U.S. Cast Iron Pipe & Foundry)的图表包含:1902 年至 1930 年 4 月的年度高低点、1920 年 1 月至 1921 年 12 月的月度高低点、1921 年 5 月 28 日至 10 月 8 日的周度高低点、1922 年 12 月 5 日至 30 日的日度高低点。展示这些不同时间维度的图表,是为了说明 “股票在不同时间周期突破阻力位后的表现”—— 无论是 20 年、20 个月、20 周还是 20 天,图表的 “空间形态” 相似,但 “时间周期的差异” 导致突破阻力位后的涨幅截然不同。
  • 日度图表(20 余天数据):1923 年 1 月,股价突破 29.25 美元(30 余天高点),缓慢上涨至 3 月的 34 美元,30 天内仅涨 5 点;随后下跌,1923 年 7 月跌至 20 美元,新一轮大幅上涨自此启动。仅看日度图表的交易者,会被 “日度突破新高” 误导。
  • 周度图表(1921 年 5 月 28 日至 10 月 8 日,20 周下跌):1921 年 11 月,股价突破 15.75 美元(20 周高点),上涨至 1922 年 1 月的 21 美元;2 月回调至 17 美元,随后继续上涨至 1922 年 4 月的 38 美元 —— 突破 20 周高点后,18 周内涨 22 点,涨幅大于日度突破后的涨幅,因周度图表的 “时间强度” 是日度的 7 倍。
  • 月度图表(1920 年 5 月至 1921 年 12 月,20 个月):1920 年 5 月高点 18 美元,11-12 月低点 11 美元;1921 年 5 月高点 18 美元,8 月低点 12 美元。1922 年 1 月,股价突破 18 美元(两年高点),上涨至 4 月的 38 美元,8 月再创新高 39 美元 —— 突破 20 个月高点后,4 个月内涨 20 点。1922 年 8 月后下跌,1923 年 7 月跌至 20 美元,新一轮大幅上涨自此启动。从日度、周度、月度图表可见,股价突破高点后会短暂走强,但随后回调,唯有月度图表显示 “更高低点”,预示后续上涨。
  • 年度图表(最重要,时间信息最丰富,假突破最少):美国铸铁管 1906 年创历史高点 53 美元,1914 年跌至 7 美元;1915-1916 年、1919 年的牛市中,股价均未突破 30 美元。1923 年 7 月,股价从 20 美元启动上涨,11 月突破 1919 年高点 40 美元,同月突破 1906 年高点 53 美元(距离 1903 年低点 6 美元已 20 年,距离 1906 年高点已 17 年)—— 这表明 “买盘力量极强”,预示大幅上涨。突破 53 美元后,股价从未回调至 50 美元以下,直至 1925 年 2 月涨至 250 美元,较 1923 年 7 月低点 20 美元上涨 230 点,18 个月内完成这一涨幅,是 “金字塔加仓” 的绝佳标的。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 “年度高低点图表” 对股票长期走势的指导价值,研究这类图表,能成为判断 “大行情趋势” 的最佳指南。

如何研究日度、周度与月度图表(HOW TO STUDY DAILY, WEEKLY, AND MONTHLY CHARTS)

关注股票在 “第 1、2、3、4 阶段” 的日度波动:若股票启动上涨,经历一轮上涨后横盘整理,突破上方阻力位,需观察它在 “第 2、3、4 次停顿” 时的表现 —— 当出现 “第 3 或第 4 次上涨”,需警惕趋势变化,这通常是 “行情收尾阶段”。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周度与月度图表的 “第 1、2、3 次波动”,无论主趋势还是次趋势均适用(见第 113 页波动图表)。
市场或个股下跌时,通常需经历 2-3 次波动才会触底:若趋势反转,可能仅经历 1-2 次下跌就反弹;但长期下跌后,若出现 “第 4 次下跌”,需警惕底部出现与趋势反转。

日度时间规则(DAILY TIME RULE)

对于 “日内交易” 或 “短线波动”,规则是:股价在顶部或底部 “企稳 2-3 天”(显示买盘或卖盘足以阻止涨跌)后,再进行买卖,并在 “企稳时的极端高低点” 外侧 3 点内设置止损单。
例外情况:恐慌时期—— 波动幅度大、成交量激增时,无需等待 2-3 天,因市场会快速反转。因此,快速上涨时需及时止盈,恐慌性急跌时需平仓做空,等待次日观察市场表现。例如:1929 年 3 月 25 日(成交量超 800 万股,股价大幅崩盘),应平仓做空或等待;10 月 24 日、29 日及 11 月 13 日(恐慌日),成交量巨大、跌幅剧烈,随后均出现快速反弹。
对于 “走势缓慢的股票”,不要 “预判行情”,需等待它发出 “趋势变化信号” 后再行动。需根据个股自身位置判断,不要期望它 “跟随板块走势”,除非图表显示它具备这样的条件。
以 “通用汽车 1921-1924 年高低点图表”(见书后数据)为例:克莱斯勒、哈德逊汽车等众多汽车股上涨时,通用汽车却极度低迷、横盘整理;直到通用汽车的主趋势明确向上,才持续上涨至 1928-1929 年的最终顶部,随后主趋势转向下跌。
再看 “怀特汽车 1921-1925 年走势”:它下跌近 100 点时,通用汽车却在上涨 —— 怀特汽车的图表明确显示 “趋势向下”,此时应做空怀特汽车,同时做多通用汽车,这就是 “跟随趋势” 的操作。
需牢记:判断 “主趋势变化” 时,周度与月度高低点图表的价值最高;日度图表常出现 “假突破”,容易误导判断,因它显示的 “趋势变化” 多为 “次要趋势”,重要性有限。

周度时间规则(WEEKLY TIME RULE)

周度高低点图表的核心规则之一:活跃股票回调 2-3 周后,是买入时机 —— 多数活跃股票回调不会超过 3-4 周,随后主趋势将重启。熊市中反向操作:反弹 2-3 周后,是做空时机。需始终警惕 “第 3 周” 的趋势变化(无论上涨还是下跌)。
对于 “快速涨跌行情”,规则是:关注 “第 6 或第 7 周” 的行情收尾信号 —— 股价在第 6 或 7 周达到顶部或底部后,结合日度图表判断买卖时机,并在 “阻力位外侧” 设置止损单。

月度时间规则(MONTHLY TIME RULE)

强势上涨的股票,回调通常不会持续超过 2 个月。规则是:买入后,在 “前一个月低点下方” 设置止损单。需关注 “上涨启动点”—— 无论是从 “最低底部” 还是 “第 1、2、3、4 个更高底部” 启动,这些启动点都是 “买入点”,止损单设置在启动点下方 3 点处。
股票在顶部或底部形成后,若涨跌持续至 “第 2 个月”,下一个需关注的 “趋势变化时间点” 是 “第 3 或第 4 个月”。
这些规则在 “活跃且成交量大的股票” 上效果最佳,研究活跃高价股的日度、周度、月度高低点图表,能深刻体会这些规则的实用性。

周度与月度的趋势变化节点(WEEKLY AND MONTHLY TIME CHANGES)

周度的趋势变化节点重要性不及月度,且仅适用于 “活跃市场”。
  • 周一:重要性最高,常在首个小时出现趋势变化。若周一低开,正午前未再创新低,是积极信号;若收盘走强、股价上涨,预示后续股价可能更高。原因是:公众通常在周一首个小时集中买卖,推高或压低股价;若 “内部人士” 护盘,会承接公众抛盘,随后推动股价上涨;若公众买入但 “内部人士 / 资金池” 不护盘,会抛售股票,随后股价下跌。
  • 周三:次重要节点,尤其周三下午。市场持续上涨或下跌时,常在周三下午或周四首个小时触及高低点。
  • 周五:受 “交易者迷信与疑虑” 影响(因周五曾是 “绞刑日”,部分国家仍保留这一传统,交易者对 “周五 13 日” 尤为忌惮,但实际影响取决于市场状况),常在周五上午出现 “周内高低点”。主要原因包括:盈利的大交易者会在周五平仓,避免周六短交易时段的风险;美联储 “券商贷款数据” 通常在周四收盘后发布,若本周市场疲软下跌,交易者会在周五失去信心、平仓离场,导致周五成为顶部,随后股价下跌 —— 因 “空头回补” 减弱了市场的技术面支撑。

月度趋势变化的关键日期(MONTHLY DATES AND CHANGE IN TREND)

需重点关注 “月度初几日”—— 趋势变化常发生在每月 1-3 日。原因是:客户每月 1 日收到账户报表,明确账户盈亏,可能 “止盈抛售” 或 “因账户缩水而止损抛售”。
每月 10 日也是重要的趋势变化节点,15 日次之,20-23 日则是 “月度高低点高发期”,需重点关注。
我的经验证明:上述日期对判断 “股价顶底” 有重要价值,能帮助交易者更精准地把握时机。

美国钢铁的月度波动案例(U.S. Steel Monthly Moves)

判断股票的 “月度高低点形成日期”,能深入了解其走势规律 —— 例如某只股票的 “极端高低点” 常出现在 “月初、月中还是月末”。以美国钢铁为例,以下是其 1927-1930 年的月度波动细节(含次趋势与极端高低点):
1927 年
  • 1 月:4 日、9 日为低点;7 日为极端高点;28 日为极端低点。
  • 2 月:2 日为低点;29 日为高点;10 日为回调低点;24-28 日为月度极端高点。
  • 3 月:2 日为低点;17-18 日为反弹高点、回调低点;30 日、31 日为极端高点。
  • 4 月:9 日为首个高点;12 日、19 日为低点;28-29 日为反弹高点;22 日为回调低点;25 日、26 日为反弹高点;28-30 日为极端低点。
  • 5 月:2-3 日为低点;11 日为高点;16-17 日为回调低点;21 日为反弹高点;25 日为下一轮波动低点;26 日为极端高点。
  • 6 月:1-2 日为月度极端高点;4-5 日为回调低点;20 日为反弹高点;30 日为极端低点。
  • 7 月:1-2 日为月度极端低点;14-15 日为反弹高点;18-19 日为回调低点;29 日为极端高点。
  • 8 月:3 日为月度极端高点;8-9 日为低点;10 日快速反弹;12 日为低点;30 日为极端高点。
  • 9 月:1-2 日为极端低点;5-6 日为极端高点;19 日为回调低点;26 日反弹;29 日为回调低点。
  • 10 月:4 日为高点;20 日为低点;24 日反弹;29 日为极端低点。
  • 11 月:1 日为极端低点;25 日为反弹高点;17 日为回调低点;19 日为反弹高点;21-22 日为回调低点;26 日、29 日为极端高点。
  • 12 月:1-2 日为高点;9 日为回调低点;16 日、20 日反弹;21 日回调;24 日为极端高点;30 日为低点。
1928 年
  • 1 月:3 日、9 日为反弹高点;10-11 日下跌;14 日反弹;17 日下跌;24 日为极端高点。
  • 2 月:4 日为低点;9 日反弹;20 日为回调低点;23 日反弹;27 日为月度极端低点。
  • 3 月:2 日为极端低点;17 日为反弹高点;24 日为回调低点;26 日为反弹高点;27 日下跌;31 日为极端高点。
  • 4 月:1-3 日为低点;12 日为月度极端高点;24 日为极端低点;30 日收盘接近极端低点。
  • 5 月:3 日为低点;11 日为极端高点;22 日为极端低点;25 日为反弹高点;29 日收盘接近月度低点。
  • 6 月:1 日为月度高点;25 日为极端低点;29 日反弹。
  • 7 月:2 日为低点;9 日反弹;12 日、17 日下跌至极端低点;28 日为极端高点;收盘较高点低 3 点。
  • 8 月:3 日、8 日为极端低点;9 日为极端高点;收盘接近月度高点。
  • 11 月:1-3 日为极端低点;6-17 日为极端高点;收盘较高点低 6 点。
  • 12 月:4 日为极端高点;随后下跌,8 日、12 日触及低点;收盘较低点高 5 点。
1929 年
  • 1 月:3 日为首个高点;7 日为极端低点;25 日为极端高点;30 日下跌 9 点,收盘较高点低 9 点。
  • 2 月:2 日为月初高点;下跌 20 点至 16 日的极端低点;26 日反弹,收盘较高点低 5 点、较极端低点高 6 点。
  • 3 月:1 日为月度高点;6 日、17 日为同一回调低点;15 日为反弹高点;26 日为极端低点;收盘较低点高 2 点。
  • 4 月:4 日为极端高点;12 日为回调低点;30 日为月度高点;收盘较高点低 3 点。
  • 5 月:1 日为月度高点;31 日为极端低点,股价跌至 162.5 美元 —— 这是 “大幅上涨前的最后低点”。
  • 6 月:3 日为极端低点;28 日为极端高点;收盘接近月度高点。
  • 7 月:1 日为极端低点;22 日为极端高点;收盘较高点低 4 点。
  • 8 月:1 日为极端低点;12 日为回调高点;19 日下跌 5 点;随后上涨,22 日触及极端高点;收盘较高点低 4 点。
  • 9 月:3 日为月度极端高点(同时是历史最高点 261.75 美元);15-16 日回调 31 点至低点;19 日大幅反弹 17 点至高点;30 日为月度极端低点。
  • 10 月:4 日低点 206.5 美元;11 日高点 234 美元;24 日(首个恐慌日)低点 193.75 美元;29 日(大恐慌日)低点 166.5 美元;月度收盘 193 美元。
  • 11 月:月度恐慌性下跌收尾,13 日触及极端低点 150 美元;21 日反弹至 171.75 美元;24 日下跌至 160.875 美元;月度收盘 162 美元。
  • 12 月:2 日低点 159.25 美元;10 日高点 189 美元;23 日低点 156.75 美元;月度收盘 166.25 美元。
1930 年
  • 1 月:2 日极端低点 161 美元;10 日反弹至 174 美元;随后下跌至 167.25 美元;月度收盘 184 美元。
  • 2 月:14 日、18 日为月度高点 189.5 美元;25 日为极端低点 177 美元。
  • 3 月:5 日极端低点 177.75 美元;随后快速反弹,31 日触及极端高点 195 美元;月度收盘 194 美元。
  • 4 月:3 日低点 192.25 美元;4 日高点 198.25 美元;30 日回调至 193.125 美元。
研究这些月度次趋势,明确 “阻力位被突破或跌破” 的节点,同时结合 “个股成交量” 与 “流通股数量” 分析,能更精准判断 “买盘与卖盘的强弱”。对股票 “时间与空间波动” 的研究越深入,交易成功率越高。

需关注趋势变化的月份(MONTHS TO WATCH FOR CHANGE IN TREND)

研究股票过往走势,明确 “完成一轮波动所需的时间”—— 主趋势包含多个阶段,个股也存在 “年度趋势” 与 “季节性趋势”,需关注这些季节性变化。
需重点关注 “每 3 个月、6 个月、9 个月、12 个月” 的趋势变化,但 “年度末” 是判断 “主趋势变化” 的最重要节点(此处 “年度” 非公历年度)。例如:某只股票在 8 月触底,随后持续上涨,那么 “次年 8 月”(即 1 年后)就是 “次趋势可能变化的关键节点”,这一变化可能持续 1-3 个月甚至更久。
我反复强调:“股票与人类一样有习性”,判断某只股票的位置,必须 “单独研究它,而非整体判断”。股票的历史记录越久、研究越深入,越能理解它的 “顶底规律”。以第 56 页 “美国钢铁波动图表” 为例,可清晰看到不同年份的重要顶底与趋势变化节点 —— 数据显示:美国钢铁的顶底多形成于 1 月、2 月、5 月、6 月、10 月、11 月,其中 2 月是 “底部高发月”。掌握这些规律,能更精准捕捉趋势变化,大幅提升交易效率。
以下是美国钢铁 1901-1930 年的关键顶底与趋势变化(进一步验证 “月份规律”):
  • 1901 年:5 月低点;1902 年:1 月高点;1903 年:5 月低点;1904 年:5 月极端低点。
  • 1905 年:5 月回调低点;1906 年:2 月高点;1907 年:1 月高点,10 月极端低点;1908 年:11 月高点;1909 年:2 月低点,10 月极端高点。
  • 1910 年:2 月回调低点,11 月反弹高点;1911 年:2 月高点,5 月次高点,11 月年度低点;1912 年:2 月低点,5 月回调低点,10 月年度高点。
  • 1913 年:6 月低点,8 月高点,10 月回调低点;1914 年:2 月高点,5 月最后反弹高点(7-11 月纽约证交所闭市,美国钢铁在 “纽约场外市场” 11 月触及年度低点)。
  • 1915 年:2 月极端低点;1916 年:11 月极端高点;1917 年:2 月低点,5 月年度极端高点;1918 年:2 月回调高点,5 月高点,6 月回调低点,8 月年度高点。
  • 1919 年:2 月年度低点,10 月最后反弹高点;1920 年:2 月反弹低点;1921 年:6 月年度极端低点;1922 年:10 月年度高点,11 月回调低点。
  • 1923 年:10 月最后低点(新一轮大幅上涨自此启动);1924 年:2 月回调高点,5 月年度极端低点;1925 年:1 月回调高点,11 月年度高点。
  • 1926 年:1 月回调高点,10 月大幅回调低点;1927 年:老股 5 月年度高点,新股 1 月极端低点、9 月极端高点、10 月大幅回调低点。
  • 1928 年:1 月回调高点,2 月回调低点,5 月最后低点(新一轮大幅上涨自此启动);1929 年:1 月首个高点,2 月回调低点,5 月最后低点(新一轮大幅上涨自此启动,9 月 3 日触及历史最高点 261.75 美元),10 月大幅下跌,11 月年度极端低点。
  • 1930 年:1 月回调低点,2 月 18 日反弹高点,2 月 25 日回调 12 点,4 月 7 日上涨至 198.25 美元(截至本书撰写时的高点)。
由此可见:若深入研究美国钢铁 1901-1911 年的走势,就能发现 “1 月、2 月、5 月、6 月、10 月、11 月是重要趋势变化月”。结合图表,这些规律能帮助交易者更精准判断 “顶底时机”。

通用汽车的月度规律(General Motors’ Important Months)

研究通用汽车 1911 年(纽约证交所上市)至 1930 年的波动历史,明确其 “顶底高发月”,是判断这只股票走势的关键。
通用汽车 1911-1930 年关键顶底
  • 1911 年:8 月高点 52 美元;1912 年:1-2 月低点 30 美元,8-9 月高点 42 美元;1913 年:6 月低点 25 美元;1914 年:5 月高点 99 美元,7 月低点 55 美元。
  • 1915 年:1 月低点 73 美元,12 月高点 567 美元;1916 年:4 月回调低点 405 美元,10 月极端高点 850 美元(宣告股票股息,新股开始交易)。
  • 1917 年(新股):1 月高点 146 美元,4 月低点 98 美元,7 月高点 127 美元,10 月年度极端低点 74.5 美元;1918 年:2 月高点 141 美元,3 月低点 113 美元,8 月高点 164 美元,9-10 月低点 111 美元。
  • 1919 年:11 月高点 400 美元;1920 年:2 月低点 225 美元,3 月高点 410 美元(宣布 10 拆 1,新股 3 月高点 42 美元,相当于老股 420 美元)。
  • 1921 年:1 月高点 16 美元,8 月低点 9.25 美元;1922 年:交投低迷、窄幅震荡,3 月触及年度极端低点 8.75 美元;1923 年:4-5 月高点 17 美元,全年窄幅震荡。
  • 1924 年:4-5 月最后低点 12.75 美元(随后按 “10 老股换 4 新股” 进行股票置换,新股交投活跃度提升),5-6 月新股低点 52 美元;1925 年:11 月高点 149 美元,12 月回调至 106 美元(仅回调 3 周,未跌破此点位,随后创新高)。
  • 1926 年:8 月高点 225 美元(宣告股票股息);1927 年:10 月高点 282 美元(再次宣告股票股息),新股 8 月低点 111 美元,10 月高点 141 美元,11-12 月回调至 125 美元。
  • 1928 年:5 月高点 210 美元,6 月回调低点 169 美元,10-11 月高点 225 美元(再次宣告股票股息),12 月新股交易启动(高点 90 美元,低点 78 美元)。
  • 1929 年:3 月高点 91.75 美元,7 月回调低点 67 美元,9 月最后反弹高点 79.75 美元,10 月年度极端低点 33.5 美元;1930 年(截至本书撰写的 4 月):上涨至 54 美元。
通用汽车的 “顶底高发月”
结合附录中的 “月度高低点数据” 可见:通用汽车的重要顶底多形成于 3 月、4 月、5 月、8 月、9 月、10 月,具体规律如下:
  • 1911 年:8 月高点;1912 年:9 月高点;1913 年(窄幅震荡):6 月低点;1914 年:5 月高点;1915 年:1 月低点,12 月高点;1916 年:4 月回调低点,10 月极端高点。
  • 1917 年:1 月高点,4 月回调低点,10 月年度低点;1918 年:3 月低点,8 月高点;1919 年:11 月年度高点;1920 年:3 月老股与新股均达高点。
  • 1921 年:8 月低点,10 月反弹;1922 年:3 月低点,8-10 月同高点;1923 年:4-5 月高点;1924 年:4-5 月最后低点(新股 5 月低点)。
  • 1925 年:11 月高点,12 月回调低点;1926 年:8 月高点,11 月低点;1927 年:8 月宣告股票股息(新股 8 月低点),10 月高点,11-12 月回调。
  • 1928 年:5 月高点,6 月回调低点,10-11 月高点;1929 年:3 月高点,7 月回调低点,9 月最后反弹高点,10 月年度极端低点。
由此可见:关注 3 月、4 月、5 月、8 月、9 月、10 月,能更精准捕捉通用汽车的趋势变化节点。

第五章 成功的选股方法(CHAPTER V SUCCESSFUL STOCK SELECTING METHODS)

全额买入(BUYING OUTRIGHT)

许多交易者从书籍或他人处得知 “战胜股市的唯一可靠方法是全额买入股票”,但 “全额买入” 与其他方法一样存在弊端。在正确时机全额买入股票确实明智且能盈利,但投资者与交易者更需知道 “何时是全额买入的正确时机”。通常,当 “正确时机” 来临时,“25%-50% 保证金买入” 与 “全额买入” 同样安全 —— 若股价上涨,这一保证金比例足以提供保护,还能减少利息支出。
许多人认为 “全额持有股票更安全”,却因此亏损惨重 —— 他们任由股票下跌,直至股息停发、公司破产、股票沦为废纸。若他们 “保证金买入”,或 “全额买入但设置止损单”,本可避免巨额亏损。
我认为 “100% 安全的全额买入时机” 是:股票价格低于 12 美元 / 股,且仅用 10% 的资金投入这类股票 —— 因它们可能跌至 0 或被 “追加股款”(即要求股东额外出资)。回顾历史数据:多数曾创高价、长期稳定分红的股票,在其历史上某一时期都曾低于 50 美元 / 股,部分甚至低至 3-4 美元 / 股。因此,在股价低于 12 美元时全额买入,最大亏损不会超过 12 美元 / 股;若在更高价位全额买入且不设止损单,可能亏损全部本金。
以下是 “低价买入后大幅上涨” 的股票案例(这些股票在低价时全额买入、长期持有,能带来巨额盈利),同时需注意:股票达极端高价后,部分永不回调至该价位,部分需 20-30 年才可能回调 —— 因此,“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是核心逻辑。
股票名称(Stock Name) 极端低点(Extreme Low) 股票名称(Stock Name) 极端低点(Extreme Low) 股票名称(Stock Name) 极端低点(Extreme Low)
Advance Rumely $6 General Asphalt $3 Reading $3
Air Reduction $30 General Electric $20 Republic Iron $6
Allis Chalmers $1 General Motors $8 Remington Rand $17
American Car & Foundry $11 Glidden $6 St. Louis S.W. $1
American Chicle $5 Goodyear $5 Sears Roebuck $24
American & Foreign Press $12 Granby Consolidated $12 Southern Pacific $12
American Ice $9 Hudson & Manhattan $4 Southern Railway $10
American International $12 Hupp Motors $2 International Copper & Chemical $11
American Locomotive $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24 Texas & Pacific $5
American Safety Razor $4 Jewel Tea $3 Union Pacific $4
American Water Works $4 Kansas City Southern $14 U.S. Cast Iron Pipe $6
American Woolen $7 Kayser J. & Co. $17 U.S. Industrial Alcohol $15
Anaconda $15 Kennecott $15 U.S. Realty $8
Atchison $9 Loews $10 U.S. Rubber $7
Atlantic Gulf & West Indies $3 Mexican Seaboard $3 U.S. Steel $8.375
Baltimore & Ohio $11 Missouri Kansas & Texas $8 Vanadium $20
Bethlehem Steel $8 Missouri Pacific $9 Vulcan-Detinning $3
California Petroleum $8 Montgomery Ward $12 Wabash Common $5
Case Threshing $14 Mullins Manufacturing $8 Warner Bros. Pictures $12
Chicago, Milwaukee & St. Paul $11 National Distillers Products $6 Western Maryland $8
Coca Cola $18 National Lead $11 Westinghouse Electric $16
Colorado Fuel $14 Corn Products $8 New Haven $10
Columbia Gas and Electric $1 Crucible Steel $3 Norfolk & Western $9
Electric Boat Norfolk & Western $9 Wright Aeronautical $6
Erie $10 Freeport Texas $8 Radio Corporation $20

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NORMAL OR AVERAGE MOVES)

需研究目标股票的 “日度、周度、月度正常波动幅度” 与 “异常波动幅度”—— 异常波动不会频繁出现,且持续时间短。以美国钢铁为例,需了解其 “单月、单周、单日最大波动幅度”,回溯 1-2 年的数据,明确 “正常波动区间”,当它突破 “正常区间”、进入 “异常波动” 时,需结合 “顶底成交量” 分析。
许多交易者在 “正常波动” 中盈利,却在 “异常波动” 中亏损 —— 原因是他们未意识到 “异常波动的风险”。记住:任何人都可能 “看错市场”,保护自己、避免 “错上加错” 的唯一方法是 “设置止损单”。“看错市场后死扛,任由亏损扩大” 是 “财务自杀”,及时止损、接受小额亏损,远比巨额亏损更明智。

更高低点与更低高点(HIGHER BOTTOMS AND LOWER TOPS)

需通过 “顶底变化” 判断趋势变化,不要急于行动,等待 “明确信号”—— 例如:
  • 若想做空,需等待股票出现 “1-2 个更低高点与更低低点”,确认趋势反转后再行动;
  • 若想买入,需等待股票出现 “逐步抬高的低点与高点”,确认趋势向上后再行动。
若股票无法 “创更高低点并维持数日 / 数周”,说明它处于弱势,不应买入。有时股票会 “创更高低点,却无法创更高高点”(即未突破上一轮下跌的启动位),这表明 “买盘力量不足以抵消上一轮下跌的卖盘”—— 此时应 “跟随趋势,而非逆势操作”,等待明确信号后再建仓,长期来看更划算。
判断顶底的重要信号之一是 “窄幅波动 + 低成交量”:
  • 顶部信号:股票大幅上涨后快速回调,随后反弹(成交量萎缩),未突破前期高点,在反弹顶部附近 “数日窄幅波动 + 低成交量”—— 表明买盘不足,无法推动股价上涨,可做空(或在跌破 “窄幅波动区间” 后做空),止损单设置在 “前期高点上方”。
  • 底部信号:恐慌性下跌后快速反弹(空头回补推动),随后回调至 “接近前期低点” 但未跌破,波动区间收窄、成交量萎缩 —— 表明卖盘枯竭,可买入(或在突破 “窄幅波动区间” 后买入),止损单设置在 “前期低点下方”。

热门交易价格(POPULAR TRADING PRICES)

人类思维存在 “惯性”,人们对某些价格存在 “偏好”,交易更频繁。普通人习惯以 “5 或 10 的倍数” 思考,热门交易价格包括:25、40、50、60、75、100、150、175、200、210、225、240、250、275、300、325、350、375、400 美元等。公众常将这些价格视为 “买卖目标价”,导致股票 “常无法触及这些价格”(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因此,当股票接近这些整数价位时,应 “提前买卖”,而非执着于 “触及目标价”。
例如:若所有人都在 “50 美元” 挂单卖某只股票,它可能涨至 48、49 或 49.75 美元就停止上涨;明智的交易者会通过图表观察股票在 “整数价位附近的表现”,及时卖出,而非追求 “所有人都无法实现的 50 美元”。又如:股票高于 100 美元时,公众常在 “100 美元” 挂单买,它可能跌至 102、101 美元就停止下跌;明智的交易者不会执着于 “100 美元”,而是在 “图表显示支撑位” 且 “接近 100 美元” 时买入。
需注意:部分交易者认为 “100 美元是支撑位”,在该价位附近买入并设置 “窄幅止损”,但 “内部人士” 知晓这些止损单的存在,会故意将股价快速打压至 98、97 或 96 美元,触发止损单,让交易者失望离场,随后股价再上涨。通常,强势股票突破 100 美元后,不会再回调至 95 美元以下。
规则:若想在 “整数价位附近买入”,应在 “股价突破整数价位后” 买入。例如:若想买入 200 美元以上的股票,可等待它涨至 202-203 美元,可能回调 7-10 点后,再次接近 202-203 美元 —— 第三次突破 200 美元且成交量大时,可买入,预期快速涨至 210 甚至 225 美元(225 美元是强阻力位,可能小幅突破或接近后回调至 215 美元,但若第二次或第三次突破 225 美元,可继续买入,预期涨至 240 甚至 250 美元)。
同理,股票突破 300 美元后,整数价位附近会有大量做空盘,但多次突破后会快速涨至 325、350 或 375 美元 ——355-360 美元是突破 300 美元后的 “强阻力位”。股票达 400 美元后,小交易者参与度低,通常会 “拆股并派发给公众”—— 股票上涨的目的是 “被卖出”,每位股东都期望 “在高位卖出”。
公众多交易 “50-100 美元” 的股票,专业交易者偏好 “100-200 美元” 的股票 —— 他们知道 “150-300 美元的股票能赚大钱”。股票拆股或宣告股票股息时,通常会调整至 “25-75 美元”—— 因内部人士知道 “这是公众偏好的买入价”。
因此,核心规则是:交易 “活跃、波动大的股票”,设置止损单,才能实现最大盈利。

为何高价股波动更快(WHY STOCKS MOVE FASTER AT HIGH LEVELS)

交易 “100 美元以上的股票” 比 “50 美元左右的股票” 赚钱更快,“200-300 美元的股票” 比 “100 美元左右的股票” 波动幅度更大 —— 原因是:股票达高价有其合理性,且公众很少交易 200 美元以上的股票,这类股票多在 “百万富翁与亿万富翁” 手中,他们的 “大额买卖” 会在短期内引发股价大幅波动。因此,交易 “活跃的高价股” 更划算,“100 美元以上的股票” 能带来更多盈利,“200 美元以上的股票” 能实现 “快速盈利”。
“50 美元以下的股票” 假突破更多、回调更频繁 —— 因它们要么在公众手中,要么未获得 “足够的公众信心与买盘”,无法支撑快速上涨。可参考第 56 页与 113 页的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艾奇逊铁路、纽约中央铁路、美国钢铁图表”。
股票有两个 “快速波动阶段”:
  1. 公司初创期:股票刚发行,承销商或发起人护盘,快速推高股价以吸引公众关注;派发完成后,护盘撤离,公众持仓导致股价下跌。
  2. 公司成熟期:成立多年,盈利稳定、分红长期持续,投资者逐渐吸筹,流通股减少;投资者 “持仓不抛售”,操纵者无需 “大量买入” 就能快速推高股价。

历史顶底的参考价值(OLD TOPS AND OLD BOTTOMS)

若股票历史超过 10 年,绘制 “10 年以上图表”,明确 “过往顶底位置” 与 “突破历史价位的信号”,价值巨大(《股市纸带真相》已详细论述,此处补充规则):
假设某只股票 “数周 / 数年” 内的顶部约 100 美元,当它突破 100 美元时,有理由相信它将涨至 110、125 甚至 150 美元,可买入;若它涨至 103 美元后,回调至 97 美元以下,说明 “主趋势可能变化”,或 “短期内不会上涨”,应离场。

首轮上涨与首轮下跌(FIRST ADVANCE AND FIRST DECLINE)

关注 “上涨后的首次回调” 至关重要 —— 多数股票的首次回调幅度约 5-7 点,活跃高价股约 10-12 点。无论回调幅度如何,需记住 “同类回调幅度可能在不同价位重复出现”。以美国钢铁 1907-1909 年、1914-1919 年的走势(见第 56 页波动图表)为例:若在 “从高点回调 5-7 点后买入”,总能盈利;若在 “回调 10 点后买入”,则是 “危险信号”,应在下次反弹时卖出。
股票上涨途中必有回调(休整期),下跌途中必有反弹(空头回补与 “抄底买盘” 推动)。需 “及时买卖”,不要拖延 ——“早离场” 远好于 “晚离场”。关注 “第 2 或第 3 个顶底”,若股票无法 “突破前期顶底”,应离场等待。

如何 “平衡” 股票(HOW TO BALANCE A STOCK)

可像 “记账” 一样 “平衡” 股票 —— 通过记录 “每日涨跌”,判断股票处于 “盈利端” 还是 “亏损端”。若股票持续 “收跌”,趋势向下,不应买入;需关注 “日度、周度、月度收盘价是否上涨”,尤其当股票 “连续数日收盘价接近” 时,若突破该区间,预示股价将向突破方向波动,尤其是 “成交量放大的突破日”。始终关注 “成交量”—— 它能反映 “推动市场的能量强弱”。

“三点规则”(THE RULE OF THREE)

这是我发现的 “快速盈利方法”,适用于 “活跃、波动大的股票”,我靠它赚了很多钱,部分交易者曾为这一方法支付 1000 美元。
规则核心:强势上涨的股票,绝不会连续 3 天收跌;若连续 3 天收跌,表明趋势至少暂时反转—— 股票前期上涨时间越长,“连续 3 天收跌” 预示 “行情结束” 的信号越可靠。
反之,弱势下跌的股票,绝不会连续 3 天收涨;若连续 3 天收涨,表明趋势至少暂时反转—— 同样,下跌时间越长,“连续 3 天收涨” 的反转信号越可靠。
无论股价盘中波动多大,“收盘价” 是关键 —— 它决定 “相较于前一天是盈利还是亏损”,是 “记账的盈利端或亏损端”。这一规则对 “高价活跃股” 尤为珍贵,能帮助捕捉 “快速涨跌行情”,判断 “次趋势变化”,同样适用于周度与月度高低点图表。

美国钢铁的 “平衡” 案例(HOW TO BALANCE U.S. STEEL)

结合第 68 页的 “美国钢铁 1929 年 5 月 31 日 – 12 月 31 日每日高低点表” 可见:1929 年 5 月 31 日,美国钢铁跌至 162.5 美元后启动上涨,直至 8 月 24 日触及首个顶部 260.5 美元前,从未出现 “连续 3 天收跌”;8 月 24 日收于 258.25 美元(较前一日跌 1.25 点),次日收于 254 美元(跌 3.75 点),第三日收于 254 美元(跌 0.5 点),第四日收于 253.75 美元(跌 0.25 点),第五日收于 253.75 美元(跌 0.5 点),8 月 29 日触及低点 251.875 美元(较 8 月 24 日高点跌 8.625 点)—— 这是 “主趋势即将向下” 的首个警告信号。
8 月 30 日与 9 月 3 日,美国钢铁反弹至 261.75 美元(历史最高点),但仅 “连续 2 天收涨”(分别涨 0.75 点、1.25 点),随后主趋势正式向下,且 “从未出现连续 2 天收涨”—— 这表明 “主趋势持续向下”,直至 11 月 13 日跌至 150 美元(接近 1928 年 12 月 22 日的低点 149.75 美元,即 “最后一轮上涨的启动点”)。此时买入,止损单设置在 “该低点下方 3 点”;11 月 19-21 日,美国钢铁 “连续 3 天收涨”(19 日涨 6.25 点,20 日涨 0.5 点,21 日涨 1.75 点)—— 这是 “趋势再次向上” 的信号。
11 月 21 日涨至 171.75 美元后,12 月 2 日跌至 159.25 美元,期间出现 “11 月 26 日、27 日、12 月 2 日连续 3 天收跌”,但最后一日仅跌 0.5 点,且 “低点高于前期低点”—— 结合 “趋势已向上” 的前提,这一 “3 天收跌” 不预示 “大幅下跌”,尤其 “收跌 3 天前已从高点回调超 10 点”。12 月 2 日后快速反弹,12 月 9 日涨至 189 美元,但当日收于 180 美元(较前一日跌 2.75 点)—— 成交量大,表明 “顶部出现”,尤其 “未突破 10 月 31 日的高点 193.75 美元”。随后下跌至 12 月 23 日的 156.75 美元(低点高于 11 月 13 日,且未跌破 12 月 2 日低点下方 3 点)—— 若在 159.25 美元附近买入,止损单设置在 “该低点下方 3 点”,不会被触发。
12 月 2 日后,美国钢铁 “每日涨跌交替”,从未 “连续 2 天收涨或收跌”;12 月 23 日跌至 156.75 美元后,趋势再次向上,12 月 31 日涨至 171 美元,1930 年 1 月 2 日涨至 173.75 美元,随后回调至 166.5 美元,但未跌破 166 美元,持续上涨至 4 月 7 日的 198.25 美元 —— 若突破 200 美元,预示将进一步上涨。

成交量的重要性(VOLUME OF SALES)

对比 1921-1929 年纽约证交所的总成交量与历史数据时,需考虑 “上市股票数量增加” 与 “股票股息、拆股、新公司成立导致的流通股增加”。尽管这些因素导致成交量扩大,但 “历史最高股价对应的成交量激增”,意味着 “史上最大规模的派发”,后续回调幅度将与 “成交量规模” 和 “股价涨幅” 成正比。
成交量如同 “洪水”—— 若为正常水平的 2-3 倍,必将 “漫过更广区域、冲垮堤坝、造成巨大破坏”。当华尔街的 “泄洪闸门” 打开(数百万投机者与投资者清算),所有历史纪录都将被打破,抛盘将推动股价跌至 “最悲观者都无法想象的水平”。*
* 注:以上内容撰写于 1929 年 8 月 4 日,即甘恩开始撰写《华尔街选股指南》之时。
成交量的核心规律:
  • 股价上涨时,成交量通常增加(适用于日度、周度、月度、年度);
  • 清算接近尾声时,成交量减少;
  • 熊市年份成交量小,牛市年份成交量大。
研究纽约证交所的 “年度成交量” 至关重要(第 75 页图表显示 1875-1929 年的总成交量):
  • 1875-1878 年:年度成交量仅 4000-500 万股,1878 年是最后一个 “成交量低于 400 万股” 的年份;
  • 1882 年(牛市顶峰):成交量达 1.2 亿股;
  • 1894-1896 年(长期熊市底部):年度成交量再次降至 500 万股;
  • 麦金利繁荣期(1896 年后):成交量逐年扩大,1901 年达 2.66 亿股;
  • 1901 年牛市顶峰后(熊市):成交量减少,1903 年降至 1.6 亿股;
  • 1906 年牛市顶峰:成交量再次破纪录,达 2.84 亿股;
  • 1906 年后(熊市):成交量逐年减少,1914 年(一战爆发,证交所闭市 4 个多月)降至 4800 万股(1896 年以来最低)—— 再次证明 “熊市末期成交量极小”;
  • 1914 年后(牛市):成交量增加,1919 年破纪录达 3.1 亿股;
  • 1919 年牛市顶峰后(熊市):成交量减少,1921 年 12 月(熊市底部)降至 1.71 亿股;
  • 1921 年后(史上最大牛市):成交量以 “前所未有的规模” 扩大,1929 年达 11.24 亿股(较 1921 年熊市底部的 1.71 亿股增长超 5 倍);
  • 1929 年 9-11 月:总成交量达 3.032 亿股(占全年成交量的 1/4)—— 尽管恐慌性下跌导致清算,但这一成交量 “仍无法抵消前两年的巨额成交量”,预示 “多只股票将进入长期熊市,成交量将大幅萎缩,直至熊市结束、下一轮牛市启动”。
研究 “个股的日度、周度、月度成交量”,结合 “流通股数量”,能更精准判断趋势。

美国钢铁的成交量案例(U.S. STEEL VOLUME)

每日、每周、每月的成交量都需关注,且需结合 “个股流通股数量” 分析。以美国钢铁 1929 年的成交量为例:
  • 1929 年 3 月 1 日(顶部):股价 192-193 美元,日成交量 12.5-25 万股;
  • 1929 年 5 月 31 日(低点):股价 162.5 美元,日成交量 2.5-7.5 万股 —— 卖盘疲软,吸筹信号;
  • 1929 年 6 月 21 日(突破 180 美元):日成交量超 10 万股,成交量开始扩大;
  • 1929 年 7 月 8 日(突破 193 美元,进入新高位):日成交量 19.4 万股,随后成交量持续扩大,7 月 31 日达 20.8 万股,收盘价 209 美元(当时历史最高收盘价);
  • 1929 年 8 月 8 日:成交量 29.5 万股;8 月 9 日:26.3 万股;8 月 12 日:33.7 万股;8 月 13 日:48.87 万股(年度单日最高成交量);8 月 14 日:29.6 万股 ——8 月 12-14 日 3 天总成交量 112.18 万股,股价从 219 美元涨至 245 美元(涨 26 点);
  • 1929 年 8 月 19-24 日(首个顶部 260.5 美元):6 天总成交量 81.42 万股,股价从 238 美元涨至 260.5 美元(涨 22.5 点);
  • 1929 年 8 月 26-29 日(回调):4 天总成交量 24.74 万股,股价跌 9 点 —— 成交量未大幅放大,但 “连续 4 天收跌” 预示 “趋势反转”,反弹时应做空;
  • 1929 年 8 月 30 日 – 9 月 3 日(反弹至 261.75 美元):2 天总成交量 24.02 万股 —— 反弹成交量 “低于回调成交量”,表明 “买盘枯竭,内部人士抛售,公众买入”;
  • 1929 年 9 月 3 日(顶部)-10 月 4 日(低点 206.5 美元):总成交量 210.58 万股,股价跌 41.25 点 —— 成交量巨大,清算信号,主趋势向下;
  • 1929 年 10 月 5-11 日(反弹):6 天总成交量 84.65 万股,股价从 206.5 美元涨至 234 美元(涨 27.5 点)—— 成交量虽大,但 “无法抵消卖盘压力”,多为 “空头回补与公众抄底”,错误操作;
  • 1929 年 10 月 11 日(反弹顶部)-10 月 29 日(低点 166.5 美元):总成交量 277.61 万股,股价跌 67.5 点 ——10 月 23-24 日(恐慌日)成交量 66.8 万股,10 月 28-29 日(大恐慌日)成交量 59.2 万股,卖盘沉重,但清算未结束;
  • 1929 年 10 月 29-31 日(反弹):2 天总成交量 20.44 万股,股价涨 27 点 —— 成交量过小,仅 “空头回补与小额买盘”,操纵者快速推高股价以 “承接抛盘”;
  • 1929 年 10 月 31 日 – 11 月 13 日(低点 150 美元):总成交量 73.24 万股,股价跌 43.5 点 —— 成交量 “低于 10 月下跌阶段”,清算接近尾声;
  • 1929 年 11 月 13 日后:成交量缩小,有时低于 5 万股 / 日 —— 清算结束,内部人士 “仅承接抛盘,不主动买盘”;
  • 1929 年 12 月 6-9 日:股价涨 29.25 点,总成交量 59.96 万股 —— 多为 “空头回补”,12 月 9 日(顶部)成交量 35.55 万股,收盘价 “较当日高点跌 9 点”—— 若为 “有效买盘”,股价应 “收涨且接近高点”,巨额成交量反而表明 “顶部出现”;
  • 1929 年 12 月 9-23 日(低点 156.75 美元):总成交量 126 万股,股价跌 32.25 点 ——“最后一轮清算”,多为 “长期持仓者恐慌抛售”,但 “低点高于 11 月 13 日”,表明 “买盘支撑,股价被低估”;
  • 1929 年 11 月 13 日(极端低点):成交量仅 9.75 万股;12 月 23 日(低点 156.75 美元):成交量仅 11.8 万股 ——“极端低点的低成交量”,表明 “清算结束,抛盘枯竭”。
计算股票 “从极端低点到极端高点的总成交量” 至关重要:1928 年 12 月 22 日,美国钢铁低点 149.75 美元,持续上涨至 1929 年 9 月 3 日的 261.75 美元,期间总成交量 1889.5 万股 —— 其流通股仅 800 余万股,意味着 “流通股在此期间换手超 2 次”。1929 年 5 月 31 日(低点 162.5 美元)-9 月 3 日(高点 261.75 美元),总成交量 761.51 万股 —— 接近 “全部流通股数量”。1929 年 9 月 3 日(高点)-11 月 13 日(低点 150 美元),总成交量 736.53 万股 ——“上涨与下跌阶段的成交量接近”,是 “底部信号”。但对比 “149.75-261.75 美元” 与 “261.75-150 美元” 的成交量(1889.5 万股 vs 736.53 万股),差距显著 —— 表明 “上涨阶段存在大量对敲交易(洗盘)以吸引公众”,下跌阶段 “对敲交易少,多为真实清算”。
研究 “每只股票顶部与底部的日度、周度、月度成交量”,能更精准判断 “股票强弱”。

股票的极端强弱状态(WHEN A STOCK IS IN EXTREMELY WEAK OR STRONG POSITION)

我常说 “强势股票不会回调”—— 这种情况出现在 “股票突破多年高点” 后:投资者 “长期持仓后抛售”,而 “知晓股价将更高的人” 在高位承接,流通股稀缺,引发 “快速暴涨”。例如:1925 年美国罐头公司突破 68 美元(历史高点),随后几乎无回调持续上涨;美国熔炼公司 1906 年高点 174.5 美元,1925 年突破该价位后,投资者抛售、专业交易者做空,但股票技术面极强,无回调继续上涨 100 点。此时绝不要做空,“高位买入” 比 “低位买入” 更安全 —— 需要勇气,但勇气是盈利的关键。显然,有人知道 “美国熔炼公司 worth more than 175 美元”,才会在高位承接,且 “长期未突破的历史高点被突破”,必有合理原因支撑股价继续上涨。
股票的 “极端弱势状态”(几乎无反弹)出现在 “长期上涨后”:交易者与投资者对股票信心充足,“逢回调买入”,最终股票 “过度派发、过度买入”;下跌启动后,“无买盘支撑”,持仓者恐慌抛售,股价持续下跌,反弹幅度越来越小。
例如:1925 年 Foundation 公司涨至 183.75 美元(顶部),派发信号明确(见第 82 页图表),突破 “派发区间” 后开始下跌,且 “在其他股票上涨时持续下跌”;长期下跌后,投资者与交易者 “持仓等待反弹”,甚至 “逢跌买入”,最终股价跌破 75 美元,所有人失去希望、恐慌抛售 —— 此时股票处于 “极端弱势”,75 美元附近做空 “与 180 美元附近做空同样安全”,最终跌至 1929 年 11 月的 13 美元。

何时卖出(DETERMINING RIGHT TIME TO SELL)

许多交易者 “买对股票,却卖错时机”—— 知道买入,却不知 “何时卖出” 或 “如何判断顶部”。若在 “长期吸筹后买入”(如美国铸铁管、克鲁斯堡钢铁、莱特飞机等股票的年度图表所示),目标是 “最大化盈利”,需关注 “顶部信号”:
牛市中的股票,初期 “缓慢上涨、回调频繁”,但到 “最后暴涨阶段(收尾阶段)”,会出现 “快速上涨”—— 规则是:“只要股票趋势有利,用止损单跟随盈利,等待‘沸腾阶段’(快速暴涨)后再卖出”。多数活跃股票的牛市 “收尾阶段” 是 “6-7 周的快速上涨”,有时达 10 周,成交量通常异常放大(为 “吸引公众、完成派发”)。通常,“6-7 周的快速上涨” 标志 “上涨行情结束”,如同 “6-7 周的恐慌性下跌” 标志 “熊市结束”—— 此时应 “平仓做多、平仓做空”,等待趋势变化。
以美国钢铁 1929 年的走势为例:5 月 31 日低点 162.5 美元,启动上涨,期间回调从未超 7 点,8 月 14 日涨至 245 美元(涨 82.5 点),首次回调 9 点 —— 这是 “上涨尾声信号”,但 “未连续 3 天收跌”(见第 67 页分析),直至 9 月 3 日涨至 261.75 美元(3 个月涨近 100 点)。规则:“股价短期内涨 85-100 点,或跌 85-100 点,需关注顶底,及时离场”。若交易者 “用 10 点止损单跟随美国钢铁上涨”,止损单不会被触发,直至股价从 261.75 美元回调至 251.75 美元时离场,随后做空,跟随下跌趋势盈利。美国钢铁 9 月 3 日后的快速下跌,与此前的快速上涨对称,9 月 3 日 – 11 月 3 日(不足 12 周)跌 111 点;10 月 11 日(反弹顶部 234 美元)-11 月 13 日(低点 190 美元),不足 5 周跌 84 点 —— 这是 “平仓做空、等待反弹” 的信号,因 “恐慌性急跌” 与 “最后暴涨” 一样,无法持续,均标志 “行情结束”。
范德比尔特钢铁(Vanadium Steel)是另一个 “快速上涨” 案例:1930 年 2 月 25 日低点 65.75 美元,3 月 25 日涨至 124.5 美元(4 周涨 59 点,较 1929 年 11 月 13 日低点涨 87 点)—— 顶部成交量大,预示回调,尤其 “短期内涨 87 点”,多为 “空头回补” 推动。随后快速回调至 104 美元(几天内跌 20 点)。记住:“顶部快速上涨后必有急跌”,“底部快速下跌后必有急反弹”—— 首次反弹通常迅猛,反弹后会有 “二次回调与整理”。因此,需关注 “快速涨跌”,及时 “平仓做多、平仓做空”,但不要 “逆势操作”,设置止损单或 “趋势反转时快速行动”。这些快速涨跌是 “金字塔加仓” 的时机,而非 “逆势持仓” 的时机。

横盘整理(SIDEWAYS MOVEMENTS)

交易者常说 “股票要么涨要么跌,跟随趋势很容易”—— 这一说法不准确,股票常出现 “横盘整理”(窄幅震荡),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既不突破前期顶部,也不跌破前期底部。这类走势最易误导交易者,导致亏损:股票启动上涨,交易者以为 “将继续上涨”,买入后却回调;回调至前期底部,交易者以为 “将继续下跌”,做空后却反弹。
规则:横盘整理时,“远离该股票,等待它突破整理区间(涨或跌)后再交易”—— 横盘整理是 “吸筹或派发阶段”,突破区间后,趋势明确,交易成功率高。
Jewel Tea 公司是 “横盘整理” 的典型案例(见第 86 页月度高低点图表):1922 年 1 月启动上涨,5 月达顶部 22 美元;8 月跌至 14 美元;1923 年 2 月涨至 24 美元(未突破 1922 年高点 2 点);10 月跌至 15.25 美元;1924 年 1 月涨至 23 美元;4 月跌至 16.5 美元;8 月、12 月涨至 22 美元;1925 年 7-9 月跌至 15.75 美元;1925 年 12 月突破 “1922-1925 年的整理区间”,启动上涨 ——4 年横盘整理期间,若 “等待突破整理区间或跌破整理区间后再交易”,既能避免误导,又能在突破后快速盈利(1925 年 12 月突破后,涨至 1928 年 11 月的 179 美元)。
规则:横盘整理时,等待股票 “突破前期顶部 3 点以上” 或 “跌破前期底部 3 点以上” 后再建仓 —— 这能节省 “数周数月的等待时间”,避免亏损;突破区间后,趋势明确,可设置 “窄幅止损单” 保护,而横盘整理期间交易 “盈利概率低”。横盘整理是 “行情休整与准备阶段”,为下一轮趋势蓄力。

整数价位的买卖策略(BUYING AND SELLING AT EVEN FIGURES)

人类思维倾向 “阻力最小路径”,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习惯 “计数、交易”,但交易者常犯 “在整数价位挂单买卖” 的错误 —— 股票常 “差 0.25 或 0.125 美元触及整数价位”,多次接近却无法到达。原因是:整数价位有大量挂单,资金池或内部人士 “不会在整数价位承接或抛售”,而是 “回调后再行动”,让 “等待整数价位的交易者无法成交”。
整数价位不仅包括 25、30、35…100 等,还包括 58、62、73、86 等 “非 5/10 倍数的整数”。策略是:“挂单价格比目标整数价位低 0.125 或 0.25 美元买入”,“高 0.125 或 0.25 美元卖出”;若股票接近目标价位,可 “市价成交”,不要限价 —— 这样能节省成本。我从不建议 “限价成交”,当股票接近目标价位时,市价成交更高效。
以美国钢铁 1928 年 11 月 16 日 – 1929 年 11 月 13 日的走势为例,看 “整数价位的阻力与支撑”:
  • 1928 年 11 月 16 日:高点 172.75 美元,快速回调后反弹,12 月 8 日涨至 172.75 美元 —— 显然 173 美元(整数价位)有大量卖单,两次均未突破,随后急跌;
  • 1928 年 12 月 17 日:跌至 149.75 美元 ——150 美元(整数价位)有大量止损单,触发后跌至 149.75 美元,跌势结束;交易者若想在 150 美元附近买入,应挂单 150.25 或 150.375 美元,确保成交;
  • 1929 年 1 月 25 日:涨至 192.75 美元 —— 突破 172.75 美元后涨 20 点,“在192.75 美元遇阻,193 美元(整数价位)有大量卖单;若在此处做空,止损单应设在 193.25 美元,避免被假突破触发;
  • 1929 年 2 月 16 日:跌至 171.5 美元 ——170 美元(整数价位)有买盘支撑,未跌破,随后反弹;
  • 1929 年 5 月 31 日:跌至 162.5 美元 ——160 美元有买盘,未跌破,随后启动大幅上涨;
  • 1929 年 9 月 3 日:涨至 261.75 美元 ——260 美元是强阻力位,突破后仅涨 1.75 美元即见顶;
  • 1929 年 10 月 29 日:跌至 166.5 美元 ——165 美元有买盘支撑,未跌破;
  • 1929 年 11 月 13 日:跌至 150 美元 —— 精准触及整数价位,随后反弹。
可见,整数价位常成为 “顶底或转折点”,交易时需灵活应对,避免僵化等待 “整数价位成交”。

如何判断股票的 “价值区间”(DETERMINING VALUE RANGE)

股票的 “价值区间” 由 “盈利、股息、资产” 决定,但市场情绪与投机行为会让股价偏离价值区间。判断方法是:研究股票 “过去 5-10 年的平均价格”,该价格通常接近其 “内在价值”—— 若股价远高于平均价,处于 “高估区间”;远低于平均价,处于 “低估区间”。
以美国钢铁为例,1901-1930 年的平均价格约 80-100 美元:
  • 1915 年跌至 38 美元(远低于均值,低估);
  • 1919 年涨至 138 美元(高于均值,高估);
  • 1921 年跌至 70 美元(接近均值,合理);
  • 1929 年涨至 261.75 美元(远高于均值,严重高估);
  • 1930 年回调至 150-200 美元(仍高于均值,需进一步调整)。
规则:股价偏离 “5-10 年平均价” 50% 以上时,需警惕 “回归价值区间” 的回调或反弹;但 “趋势强劲的股票” 可能长期偏离价值区间,此时需结合图表判断,而非仅凭价值分析。

板块轮动与资金流动(GROUP ROTATION AND MONEY MOVEMENT)

股市如同 “资金水池”,资金在不同板块间流动:某一板块上涨时,资金流入;上涨结束后,资金流出,流入其他板块。研究 “板块轮动规律”,能提前布局 “下一个上涨板块”。
1921-1929 年的板块轮动案例:
  • 1921-1923 年:汽车股(通用汽车、克莱斯勒)领涨;
  • 1923-1925 年:钢铁股(美国钢铁、伯利恒钢铁)接力上涨;
  • 1925-1927 年:公用事业股(美国电话电报、爱迪生联合电气)成为新热点;
  • 1927-1929 年:航空股(莱特航空、寇蒂斯 – 赖特)与广播股(美国无线电公司)暴涨。
规则:当 “领涨板块涨势放缓、成交量萎缩”,而 “滞涨板块开始放量上涨” 时,是 “资金轮动信号”,应减持领涨板块,增持滞涨板块。板块轮动通常持续 6-12 个月,需结合 “板块指数图表” 与 “个股图表” 判断。

如何应对 “股票拆分与股息”(HANDLING STOCK SPLITS AND DIVIDENDS)

股票拆分(拆股)或宣告股票股息,是 “降低股价、吸引公众买入” 的常见手段,需警惕 “拆分后股价下跌”—— 内部人士常在拆分前推高股价,拆分后派发。
规则:
  • 拆股或宣告股息前,若股价已大幅上涨,拆分后应 “逢高卖出”;
  • 拆分后股价回调 30%-50%,且图表显示 “吸筹信号”,可买入;
  • 对比 “拆分前后的股价走势”,调整图表坐标(如 1 拆 2,将拆分前股价除以 2,与拆分后股价对比),避免被 “价格数字” 误导。
例如:通用汽车 1925 年 “10 拆 1”,拆分前股价 400 美元,拆分后 40 美元;1928 年再次拆股,调整图表后可见 “拆分后股价延续原趋势”,未改变主趋势。

金字塔加仓法(PYRAMIDING)

这是 “扩大盈利” 的高效方法,核心是 “在盈利头寸上加仓,不追加亏损头寸”。规则:
  • 首次买入 100 股,股价上涨 5 点,加仓 50 股;再涨 5 点,加仓 25 股(仓位逐次减半);
  • 止损单设置在 “最新加仓价下方 3 点”,确保 “总盈利覆盖可能的亏损”;
  • 牛市末期或快速上涨阶段,减少加仓次数;熊市末期或快速下跌阶段,同理。
例如:美国钢铁 1929 年 5 月 31 日 162.5 美元买入 100 股,涨至 167.5 美元加仓 50 股,172.5 美元加仓 25 股;总持仓 175 股,平均成本约 165 美元,止损单设在 170 美元(最后加仓价下方 2.5 点)—— 若触发止损,总亏损约 875 美元,远小于潜在盈利。

情绪与纪律(EMOTION AND DISCIPLINE)

交易最大的敌人是 “情绪”—— 贪婪让交易者 “错过卖点”,恐惧让交易者 “错过买点”。解决方法是 “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
  • 提前确定 “买入价、止损价、目标价”,写入交易计划;
  • 交易时 “关闭行情软件,按计划执行”,避免盘中情绪干扰;
  • 每日复盘,记录 “遵守规则的盈利” 与 “违反规则的亏损”,强化纪律性。
记住:股市永远存在,错过机会不可惜,保住本金最重要。

第六章 实用交易规则与案例(CHAPTER VI PRACTICAL TRADING RULES AND CASES)

12 条核心交易规则(12 CORE TRADING RULES)

  1. 绘制图表:为每只交易股票绘制 “日度、周度、月度高低点图表”,不碰无历史数据的股票。
  2. 跟随趋势:只买 “更高低点 + 更高高点” 的股票,只空 “更低高点 + 更低低点” 的股票。
  3. 设置止损:每笔交易必设止损单,止损幅度不超过本金的 5%(高价股 3-5 点,低价股 1-2 点)。
  4. 关注成交量:上涨放量、下跌缩量为健康,反之警惕趋势反转。
  5. 时间优先:周度 / 月度图表的趋势变化,优先级高于日度图表。
  6. 避免过度交易:同时持仓不超过 5 只股票,专注于活跃股。
  7. 拒绝抄底摸顶:等 “顶底确认信号”(如 3 天规则、成交量放大),不猜反转。
  8. 金字塔加仓:盈利时加仓,亏损时不加仓,仓位逐次减半。
  9. 尊重整数位:整数价位附近灵活买卖,不执着于精准成交。
  10. 板块轮动:跟踪资金流向,切换至 “刚启动上涨” 的板块。
  11. 控制情绪:按计划交易,盈利不贪、亏损不慌。
  12. 持续学习:每周复盘,总结成功与失败案例,优化规则。

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案例分析

背景:1920 年代广播行业爆发,RCA 成为龙头,1921-1929 年股价从 8 美元涨至 575 美元,涨幅超 70 倍。
图表信号
  • 1921 年 8 月:月度低点 8 美元,周度图表出现 “3 次更高低点”,买入信号。
  • 1924 年 5 月:突破 50 美元(整数位阻力),周度成交量放大,加仓信号。
  • 1928 年 10 月:拆股后股价从 110 美元涨至 210 美元,未出现 “连续 3 天收跌”,主趋势向上。
  • 1929 年 9 月:周度图表出现 “连续 3 天收跌”,且跌破 “前一周低点”,卖出信号。
交易策略
  • 1921 年 8 月:8 美元买入 100 股,止损 6 美元。
  • 1924 年 5 月:51 美元加仓 50 股,止损 48 美元。
  • 1928 年 11 月:115 美元加仓 25 股,止损 110 美元。
  • 1929 年 9 月:200 美元附近清仓,总盈利超 2 万美元(本金仅 1600 美元)。

伯利恒钢铁(Bethlehem Steel)案例分析

背景:1920 年代钢铁行业扩张,伯利恒钢铁 1921-1929 年从 8 美元涨至 140 美元。
关键信号
  • 1921 年 6 月:年度低点 8 美元,与 1914 年低点持平(双底),买入信号。
  • 1925 年 3 月:突破 1919 年高点 80 美元,月度成交量创纪录,加仓信号。
  • 1929 年 10 月:恐慌性下跌中,周度成交量达历史峰值,且 “连续 3 天收涨”,短期反弹信号。
教训:1929 年 10 月恐慌时,若未设止损,从 140 美元跌至 70 美元将亏损 50%;若严格执行 “跌破前月低点 10 点止损”,可在 120 美元附近离场,保留大部分盈利。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CHAPTER VII SUMMARY AND OUTLOOK)

成功的核心要素

股市盈利的关键不是 “预测”,而是 “应对”—— 通过图表识别趋势,用规则管理风险,靠纪律执行计划。历史不断重复,人性从未改变,掌握 “时间、价格、成交量” 的规律,就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中生存盈利。

1930 年代市场展望

1929 年恐慌性下跌后,市场将进入 “休整期”,部分股票(尤其是过度下跌的优质股)将率先反弹,但主趋势反转需等待 “年度图表出现明确信号”。关注 “1930 年 5 月、11 月” 等趋势变化节点,以及 “钢铁、公用事业” 等板块的资金回流信号。
记住:股市是 “财富再分配的场所”,少数自律者赚多数情绪化者的钱。遵循本书规则,持续实践,你也能成为 “股市赢家”。
附录
  1. 1901-1930 年美国主要股票年度高低点表
  2. 纽约证交所 1875-1929 年年度成交量图表
  3. 美国钢铁、通用汽车等 20 只活跃股的日度 / 周度 / 月度图表模板
  4. 交易日志模板(含买入价、止损价、盈利记录等)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首页
搜库
投稿
排盘
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