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恐慌:一种日历现象

 

秋季恐慌:一种日历现象

 

克里斯托弗・卡罗兰(1998 年查尔斯・H・道奖得主)
道琼斯通讯社、《巴伦周刊》

 

秋季恐慌:与月历对齐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929 年每日数据)、1987 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每日数据)、恒生指数(1997 年每日数据)

图 1

1997 年 10 月香港股市崩盘,与 1987 年和 1929 年美国类似事件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再次让 10 月成为股市的 “黑暗与不祥之月”。这三次崩盘都发生在 10 月,仅仅是巧合吗?秋季恐慌之间是否存在对市场参与者有用的时间模式?本文扩展了作者在《螺旋日历》第一章中的观察,概述了农历与 1929 年和 1987 年股市恐慌之间的相关性。本文考察了 1997 年香港恐慌如何与早期模型相符,以及 19 世纪的重大秋季恐慌情况。最后,探讨了恐慌所特有的国际性及其对这些恐慌可能成因的启示。

术语定义

恐慌:本文的重点是短期股市恐慌。1929 年和 1987 年的崩盘就是明显的例子。我将这些恐慌定义为主要指数在 1 至 3 天内暴跌约 20%。相较于 “崩盘”,更倾向使用 “恐慌” 一词,因为 “恐慌” 强调事件的突发性和非理性。恐慌最初被归因于潘神,原因是其发生没有明显的根本原因。
崩溃:“崩溃” 用于表示恐慌发生时更大范围的宏观市场下跌,这种下跌会持续数周或数月。例如,1997 年 10 月的香港恐慌,就发生在 1997 年 7 月至 1998 年 1 月的亚洲股市和货币大崩溃期间。
年度农历:此处使用的年度农历以巴比伦历法为基础,该历法是后来犹太历法的范本。这种年度农历将春分后第一个新月出现的日期定为 1 月 1 日,随后依次是 1 月 2 日等。春分后第二个新月出现的日期则为 2 月 1 日,以此类推。年度农历存在一个问题,也是其被弃用的原因之一,即阳历年的月数并非整数。因此,年度农历中有些年份有 12 个月,有些则有 13 个月。就我们关注秋季月份的目的而言,这个问题无关紧要。所有计算均使用东部标准时间来确定月相日期。
1992 年,作者发现 1929 年 10 月 29 日 “黑色星期二” 和 1987 年 10 月 19 日 “黑色星期一” 的恐慌日期在年度农历上是同一天 7 月 28 日。此外,在这两年的对比中,其他类似的时间点,如春季低点、夏季高点和秋季失败高点,在农历上也都出现在同一天或前后一天。图 1 展示了与农历对齐的这些年份的图表,相似的农历日期上下并列。恐慌用箭头标记,其他类似特征用虚线表示。该图表还包含了 1997 年恐慌年份香港恒生指数的情况。
这些价格在极短时间内的波动极大。这些恐慌是最大的此类跌幅吗?还是我们选择性地记住了 10 月的恐慌,而忘记了其他月份的?对 1915 年以来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980 年以来的恒生指数、1950 年以来的日本日经指数和 1960 年以来的德国 DAX 指数的每日数据中 10 次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的扫描结果如表 1 所示。这 10 次跌幅中有 7 次与三次恐慌中的某一次相关。另外两次,即 1989 年春季香港市场的下跌,与一个重大新闻事件 —— 中国的天安门危机有关。最后一次是 1989 年 10 月德国市场的 “小型崩盘”,这是一次与其他类似的 10 月事件,但幅度较小。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恐慌的广度和猛烈程度超出了正常价格波动的范围。

 

表 1: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排名 日期 跌幅 指数 标记
1 1987 年 10 月 26 日 -33.33% 恒生指数 P
2 1987 年 10 月 18 日 -22.61%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P
3 1989 年 6 月 5 日 -21.75% 恒生指数
4 1987 年 10 月 20 日 -14.90% 日经指数 P
5 1997 年 10 月 28 日 -13.70% 恒生指数 P
6 1929 年 10 月 28 日 -12.82%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P
7 1989 年 10 月 16 日 -12.81% DAX 指数
8 1929 年 10 月 29 日 -11.73%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P
9 1987 年 10 月 19 日 -11.12% 恒生指数 P
10 1989 年 5 月 22 日 -10.78% 恒生指数

 

表 2 显示了每次恐慌在低点前后关键四天时间跨度内的百分比跌幅。农历 7 月 27 日和 7 月 28 日是 “黑暗日”,包括 1929 年纽约的各种 “黑色星期二”、1997 年香港的 “黑色星期二” 以及 1987 年和 1997 年纽约的 “黑色与蓝色星期一”。在每种情况下,农历 7 月 28 日标志着恐慌的结束,接下来的两天,即 7 月 29 日和 7 月 30 日(或 8 月 1 日,有些农历月份有 29 天,有些则有 30 天)出现了显著的反弹回升。表 3 将数据分为两天一段,并包含了这些反弹回升的百分比。该表显示了恐慌之间惊人的相似性,以及这种相似性如何与年度农历相符。

 

表 2:秋季恐慌单日百分比变化

指数 年份 7 月 27 日 7 月 28 日 7 月 29 日 7(8)月 30(1)日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929 年 -12.8% -11.7% 12.3% 5.8%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987 年 休市 -22.6% 5.8% 10.1%
恒生指数 1997 年 -5.8% -13.7% 18.8% -3.7%

 

表 3:秋季恐慌两日百分比变化

指数 年份 7 月 27-28 日 7 月 29-30 日 反弹百分比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929 年 -23.6% 18.9% 62%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987 年 -22.6% 16.6% 57%
恒生指数 1997 年 -18.7% 14.4% 61%

 

表 4 精确指出了恐慌低点在农历上的时间。1929 年的时间是从新闻报道中收集的,这些报道描述了在 “黑色星期二”(10 月 29 日)交易的最后几分钟,股票价格从低点急剧下跌。1987 年和 1997 年的时间来自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可用数据库,并校正为东部标准时间。该表还显示了最近的月相日期和时间,即年度农历上的第八个新月,以及股市低点与月相之间的小时差。这三次重大恐慌低点的时间在彼此 24 小时内。换句话说,所有三个低点都落在日历年的同一个 0.5% 的时间段内。

 

表 4:恐慌低点与新月的差异

年份 恐慌低点(东部标准时间) 8 月 1 日新月 小时差
1929 年 10 月 29 日 14:45 11 月 1 日 8:00 -65
1987 年 10 月 20 日 11:30 10 月 22 日 13:26 -50
1997 年 10 月 29 日 9:15 10 月 31 日 6:01 -45

 

1915 年前秋季恐慌回顾

 

1907 年恐慌
所谓的 1907 年恐慌不符合我们对短期恐慌的标准。在 1 至 3 天内,市场没有出现约 20% 的跌幅。在这次崩溃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大的单日跌幅为 3%。当时出现了崩溃以及同时发生的银行恐慌,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当年的 10 月。索贝尔在《华尔街恐慌》中描述了崩溃的结束。1907 年 11 月 3 日至 5 日,J・P・摩根制定了拯救银行体系的计划,这在年度农历上是 7 月 28 日至 30 日。11 月 5 日(7 月 30 日)因选举日休市后,股市在农历 8 月 1 日强劲反弹。危机结束了。危机结束的时间与农历恐慌模型一致。摩根意识到银行体系不会倒闭的那天,他启动了拯救银行的计划,最终遏制了下跌。那天是农历 7 月 28 日,与 20 世纪后期恐慌的低点日期相同。
1873 年崩溃
1873 年的崩溃中,9 月 18 日和 19 日被称为 “黑色星期四” 和 “黑色星期五”。周五的抛售使主要股票价格比周四已经暴跌的水平又下跌了 5% 至 25%。这次恐慌被认为是 1929 年之前华尔街最严重的一次。新闻报道描述了与 20 世纪恐慌类似的暴跌和绝望情景。“黑色星期四” 和 “黑色星期五” 的年度农历日期是 6 月 27 日和 6 月 28 日,比 20 世纪的例子早了一个月,但农历日期完全相同。新闻报道描述周五晚些时候出现了暂时的底部。9 月 20 日(周六)抛售重燃,交易所缩短交易两小时后关闭。此后,证券交易所关闭了一周。尽管 9 月 22 日(周一)在街上的交易中价格大幅上涨。1873 年秋季恐慌的时间与 20 世纪的结果一致,尽管整整早了一个月。
1857 年崩溃
1857 年的崩溃并非如上述 20 世纪恐慌那样的股市暴跌。在九周内,股票出现了非常急剧的下跌,同时伴随着多次银行挤兑、银行体系持续承压以及利率急剧上升。此外,它具有国际范围,这是我们稍后将要探讨的一个方面。尽管股市的抛售并未在暴跌恐慌中达到高潮,但银行体系却面临危机,纽约银行恐慌于 10 月 13 日爆发,此后混乱持续了两天。索贝尔在《华尔街恐慌》中引用乔治・斯特朗 10 月 15 日的写道:“华尔街因崩溃而一片沮丧。一切都像一只死去的海葵一样软弱无力。” 在年度农历上,1857 年 10 月 13 日和 14 日是 7 月 27 日和 7 月 28 日,与 20 世纪的例子相同,都是 “黑暗日”。

因果关系

年度农历与 20 世纪三次恐慌时间的相关性,以及 19 世纪的支持性数据,并不证明年度农历的位置是这些恐慌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几个例子都无法从统计上证明一个假设。然而,应该意识到,每个事件都不是 50% 对 50% 的真 / 假命题。如果 1997 年香港恐慌发生在 1997 年农历 7 月 27 日、7 月 28 日、6 月 27 日或 6 月 28 日之外的任何一天,那么这个模型实际上就会被推翻。然而,1997 年香港恐慌在农历上比 1987 年恐慌晚了 5 小时,比 1929 年恐慌晚了 20 小时达到高潮。
先前解释恐慌的理论在下一次恐慌来临时表现不佳。在 19 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恐慌发生在 10 月,特别是因为农民收到新作物的付款后,银行的现金状况会减弱。然而,如今农业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比以前小得多,但 10 月的恐慌仍然存在。建立联邦储备系统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如果防止银行恐慌,股市恐慌也将不复存在。1929 年的崩盘证明了这种因果理论是错误的。1929 年的恐慌被归咎于低保证金水平,但 1987 年还是发生了恐慌。1987 年,矛头指向了程序交易。然而,1997 年的恐慌发生时,程序交易者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
在所有理论中,只有农历恐慌模型不仅完好无损地经受住了下一次恐慌的考验,而且其基本原理还被 1997 年低点的精确时间显著证实。
金融崩溃的时间没有显示出规律。1997 年亚洲崩溃始于 7 月,而 1987 年的危机和 1857 年的崩溃始于 8 月。1929 年和 1873 年的例子始于 9 月。然而,在每种情况下,崩溃的开始并没有立即导致广泛的恐慌。这些恐慌似乎在等待日历上的特定时间 —— 秋季农历月份的 27 日和 28 日,通常是 10 月,但有一次是 9 月。

国际问题

对于那些试图将原因归咎于崩溃和恐慌的人来说,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一直是一个难题。金德尔伯格在《狂热、恐慌与崩溃》中写道:“一次又一次,像贾格尔、米切尔和摩根斯特恩这样的观察家观察到,金融危机往往是国际性的,要么在各国并行发生,要么通过某种方式从起源国蔓延到其他国家。” 并且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只有少数证券可以说是真正的国际性证券,即在多个市场交易,其价格通过套利联系在一起,证券价格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1929 年,所有股市同时崩盘;1987 年 10 月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 尽管人们认为 20 世纪 20 年代的股价不像 80 年代那样一体化,但近 60 年后股价的表现却几乎相同,这一点令人震惊。”
1987 年和 1997 年的恐慌凸显了恐慌的国际性。世界各地的交易者都看到这些市场同步下跌然后反弹。在这个联网的世界里,这种相互联系并不那么非同寻常,但金德尔伯格对 1929 年崩溃的国际性感到惊讶。
对 1857 年崩溃的考察更具启发性。金德尔伯格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危机的集中性…… 克拉姆观察到,危机几乎同时在美国、英国和中欧爆发,并在南美、南非和远东感受到。” 除了宏观崩溃的国际性之外,1857 年的崩溃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受控的数据库,用于研究两大洲农历 7 月 27 日和 28 日 “黑暗日” 的市场行为。1857 年,大西洋电缆通过电报将美国和英国连接起来。在崩溃初期,电报电缆出现故障,在危机剩余时间里,所有通信都通过船只进行。《伦敦时报》和《纽约时报》在纽约银行恐慌之前和期间的报道,提供了两个陷入困境的市场的显著证据。
1857 年 10 月 13 日(农历 7 月 27 日),华尔街从崩溃的深渊开始反弹,与此同时,纽约爆发了银行恐慌。表 5 转载自 10 月 14 日的《纽约时报》,展示了与 10 月 13 日的低点相比正在急剧上涨的价格。我在右侧添加了显示月底价格的列。一些股票在 9 月初就已触底,但其他股票在 10 月 13 日处于或接近低点。很明显,价格在农历 7 月 27 日开始从低迷水平反弹,与此同时银行恐慌爆发。这一序列与 1987 年的经历相似,当时美国债券价格在农历 7 月 28 日从低点开始急剧反弹,与此同时股市恐慌爆发。
同一时期,欧洲也受到美国市场崩溃的影响。10 月 13 日前一周,英格兰银行两次上调贴现率,巴黎、汉堡、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各上调一次。尽管债券和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但并未出现暴跌式恐慌。伦敦股市和债市在 10 月 13 日开盘时果断触底。1857 年 11 月 2 日《伦敦时报》总结了 10 月 13 日的情况:部分股票 9 月初已触底, others were at or near their lows on October 13. 但股价从农历 7 月 27 日开始从低迷状态反弹,与银行业恐慌爆发的时间一致。这与 1987 年的经历相似,当时美国债券价格在农历 7 月 28 日从低点开始大幅反弹,与此同时股市恐慌爆发。
与此同时,欧洲也意识到并受到了美国市场崩溃的影响。在 10 月 13 日之前的一周,英格兰银行两次上调贴现率,巴黎、汉堡和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各上调一次。尽管债券和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但没有出现自由落体式的恐慌。伦敦的股票和债券在 10 月 13 日交易日开始时果断触底。1857 年 11 月 2 日的《伦敦时报》总结了 10 月的事件,并刊登了此处标记为表 6 的价格表。我在表中添加了一列,显示每种证券当月低点出现的日期。该表附带的评论称:“英国国债的波动范围异常大,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 4%,但月末价格回到了月初水平…… 铁路股票的波动也很剧烈,除少数几只外,反弹幅度不及国债。”
1857 年 10 月 14 日《伦敦时报》对 10 月 13 日的债市交易描述如下:“今日(10 月 13 日)国债波动再次剧烈且幅度大。市场开盘大幅下跌,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下跌近 1.25%,但随后出现显著反弹,各交易品种均显稳健。” 再来看看 10 月 14 日《纽约时报》对 10 月 13 日美股交易的报道:“今日下午,股市上涨 1% 至 3%。市场普遍认为,明日交易规则将调整;既然最坏的情况已明朗,恐慌期间闲置的大量资金有望重新流入市场……”
纽约股市 10 月 13 日的低点被归因于银行恐慌,而伦敦市场竟在同一天触底。10 月 13 日前,大西洋两岸都因恐慌抛售资产,但抛售在同一天停止,两地市场同步强劲反弹 —— 当时两地没有任何即时通讯手段。纽约银行业恐慌的消息直到 10 月 26 日才传到伦敦,次日《伦敦时报》才予以报道。
这种突然的、国际性的恐慌性抛售终结,在 1857 年危机中就已出现,而当时根本没有即时通讯技术。对于那些认为恐慌由 “本地基本面因素” 导致的人来说,这种国际性特征是难以解释的。相反,基于月球的恐慌模型恰好需要这种全球性表现 —— 如果月球能影响市场参与者,就理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从 1857 年到 1997 年的所有恐慌案例均具有国际性,而 1857 年通讯技术的匮乏,更说明这种同步性无法用 “连锁反应” 解释。恐慌的国际性特征,显然对月球模型形成了支撑。

应用

简单来说,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应在日历上标记农历 7 月 27 日和 28 日这两个 “黑暗日”。更精确的做法是:计算出当年第八个新月的时间,减去 55 小时,以此为中心、前后各加 12 小时的窗口期,就是农历模型预测的秋季恐慌低点可能出现的时段。下一次 10 月股市恐慌可能要等 60 年甚至更久才会出现,而且月球模型无法预测具体哪年会发生恐慌。但毫无疑问,这些恐慌造成的数万亿美元损失足以说明:能精准定位恐慌高潮时间的市场信息极具价值。1997 年 10 月,全球市场陷入混乱,而 1987 年和 1929 年的案例所提供的农历模型,预测 10 月 27 日晚(周一)为理想低点 ——10 月 28 日(周二)凌晨的戏剧性低点,实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日历是复杂的机制,日历研究必须同时重视农历和阳历。秋季恐慌的年度农历模型指出,农历月的 27 日和 28 日是 “黑暗日”,但这仅在秋季(农历 6 月或 7 月)成立。过往研究声称 “月球与市场无关”,是因为它们将所有月相混为一谈,把春夏秋冬的月相数据不加区分地合并分析;同样,特定季节的分析也往往忽略了对应的农历特征。那些质疑 “10 月是股市危险月” 的人指出,1915 年以来 10 月股市平均仅下跌 0.5%,并非统计上最差的月份。但合理的日历研究应基于农历对不同 10 月进行区分 —— 比如,1915 年以来,若 10 月 3 日至 19 日期间无满月,道指当月平均上涨 1.5%;若有满月,道指当月平均下跌 1.9%。季节分析应考虑农历差异,反之亦然。年度农历恰好能做出这种区分,而从这个角度观察秋季恐慌,结果令人惊叹。

表 5:1857 年 10 月纽约股票价格数据

股票名称 8 月 22 日价格 10 月 13 日以来的低点 10 月 13 日价格 10 月 14 日价格 10 月 31 日价格
纽约中央(N.Y Central) 77 50 58 61 65
加利纳(Galena) 86 52 55 62 64
罗克岛(Rock Island) 90 53 58 64 66
特拉华(Delaware) 115 77 78 81 94
巴拿马(Panama) 90 60 65 67 72
雷丁(Reading) 67 24 33 36 30
纽约州六厘债券(N.Y States Sixes) 112 90 90 90 97
密苏里州债券(Missouris) 78 59 60 67 68
弗吉尼亚州债券(Virginias) 90 66 67 81 78
伊利诺伊中央债券(III. Cen. Bonds) 98 50 51 59 68
伊利铁路 1883 年债券(Erie’s 1883) 80 50 50 50
伊利铁路股票(Erie Share) 28 7 8 11 13

 

(数据来源:《纽约时报》1857 年 10 月 14 日,省略分数值)

 

表 6:1857 年 10 月伦敦证券价格数据

证券名称 9 月 30 日价格 10 月最高价 10 月最低价 10 月 31 日价格 低点日期
英国国债(Consols) 90.25 90.5 86.5 90.5 10 月 13 日
铁路股票
布赖顿(Brighton) 102.5 103.5 100 103 10 月 13 日
喀里多尼亚(Caledonian) 85 86 76.5 83.5 10 月 29 日
东郡(Eastern Counties) 57.5 58.5 51.5 54.5 10 月 13 日
大北方(Great Northern) 98 98.5 92 93.5 10 月 13 日
大西部(Great Western) 54.5 55.25 50.5 51 10 月 29 日
伦敦及西北(London & NW) 97.5 98.5 93.5 96.75 10 月 13 日
米德兰(Midland) 83 83.25 79.5 83.25 10 月 14 日
兰开夏郡及约克郡(Lancashire & Yorkshire) 95.5 97.25 91.5 93.25 10 月 13 日
北斯塔福德郡(North Staffordshire) 13.25 13.75 12.75 13.75 10 月 15 日
东南(South Eastern) 65.5 66.25 61.5 64 10 月 14 日
西南(South Western) 90.5 91 87.5 89.5 10 月 13 日
东北贝里克(North Eastern Berwick) 92.5 93.5 88.5 91.5 10 月 13 日
约克(D.tto York) 73.5 80 75.5 78.5 10 月 13 日

总结:

这份文档主要讲了股市中“秋季恐慌”这一现象,发现很多重大股市暴跌(恐慌)都和农历时间有关,尤其是秋季的特定日子。

简单说,就是作者观察到像1929年、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1997年香港股市暴跌,这些短时间内大跌20%左右的“恐慌”事件,都发生在秋季(多在10月),而且按巴比伦农历算,几乎都落在农历7月27日、28日这两天。就连19世纪的一些股市危机,比如1857年、1873年的恐慌,也和这两个农历日期吻合,只是有的早了一个月。

作者还发现,这些恐慌的时间和农历的新月时间很接近,三次重大恐慌的最低点,都在农历第八个新月前后24小时内。而且这些恐慌不止在一个国家发生,是国际性的,比如1857年欧美股市同时见底,当时连及时通讯都没有,却在同一天止跌回升,这很难用常规的“本地原因”(比如政策、新闻)解释,反而更支持“农历时间影响”的说法。

文档里还用数据表格展示了这些恐慌的跌幅、反弹时间,都和农历日期高度吻合。作者认为,虽然不能说农历是恐慌的直接原因,但这个规律很明显,投资者可以留意农历7月27日、28日前后,可能是秋季股市恐慌的关键时间点,提前做好准备。

简单总结就是:历史上多次秋季股市大暴跌,都集中在农历的特定日子,而且是国际同步的,这个规律对判断恐慌何时结束有参考价值。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首页
搜库
投稿
排盘
账户